“首先,這座城市真的是太繁華了。從卡斯蒂利亞出發前往帖木兒汗國的路上,我先後經過了敘利亞、伊拉克、波斯,最後來到撒馬爾罕城。撒馬爾罕城也有幾十萬人口,來自東方、西方南方和北方的人都來到撒馬爾罕城做生意,琳琅滿目的東西在市場上交易,讓我和阿隆索流連忘返,舍不得離開,被當地人譏笑為鄉下來的鄉巴佬。”
“但到了應天之後,我卻發覺撒馬爾罕城也算不上什麼了,撒馬爾罕城的人也隻是鄉巴佬。阿隆索在離開伊吾,要經過中亞草原、東歐平原、黑海返回國內,途徑撒馬爾罕城,請明國在中亞加封的附庸國‘秦’傳信給我,提到了被秦統治下的撒馬爾罕城,因許多當地居民被殺,其餘的也大多被趕出城中,換上了少數賽裏斯人,與多數巴爾喀什湖一帶對於天方教的信仰不是那麼虔誠的突厥人和蒙古人居住。賽裏斯人還給這些信仰並不虔誠的突厥人起了一個新的名字:塞種人,據說這是羅馬帝國時代中亞地方一個民族的名字。……”
“不好意思我的主人,忽然跑題了。我想說的是,即使是被破壞之前的撒馬爾罕城,也遠遠不必上應天城。這座城市由於位於大陸的最東方,很少能夠見到歐洲人,即使是東歐的野蠻人;但其商品的種類遠遠多於撒馬爾罕城:無數我從未見過的商品在市場上出售,而且價格極其便宜,即使是那些原產於天方或小亞細亞或歐洲的商品,也有大食或印度商人從西方販賣過來,雖然價格要貴一些,但遠遠沒有達到貴族或官員買不起的程度;而在托萊多,來自東方明國的商品即使是伯爵也舍不得購買。”
“在應天城,每天都有無數人經過城門來到城中的市場,叫賣自己的商品,或將商品送到城內的店鋪,用固定的價格賣給店鋪,再從城內買一些東西回去。這些人很多都是住在應天城城外的普通居民,但他們的生活比我國住在城內的普通居民更加富裕。”
“這裏的市場規模,甚至那些隻販賣一種商品的市場也異常大。在來到這座城市前,我從未想過一座城市一天可以賣出這麼多肉類,這麼多蔬菜,這麼多茶葉,和這麼多瓷器!”
“我將手頭的東西都賣掉了,換取了當地所使用的貨幣,明國政府每個月還會給我少量錢財。我用這些錢購買市場上的東西,尤其是各種吃食。明國的吃食實在是太豐富了,同樣一種原材料他們能做成幾十種不同的食物,而且味道各異。”
“同時,他們還奢侈的使用許多香料!是的,許多香料,在國內價錢堪比同樣重量黃金的香料在這裏人人都用得起,正是借助這些香料他們才做出了這麼多美味可口的食物。我常常因為他們做的食物太好吃了而吃到肚子脹的再也裝不下任何東西。也因此,在最初的三個月裏,我胖了二十磅,之後才學會節製。”
“學會對飲食節製之後我開始購買市場上的各種其他商品。這裏的商品不僅種類繁多、構思精巧,而且價錢不貴。當然在最開始的時候因為我賽裏斯語說的不好,也不了解商品的普遍價格,高價買了許多東西。但在我看來即使高價買的這些東西也算不上貴。”
“在今年年初的時候(是賽裏斯人的年初,賽裏斯人的曆法與歐洲不同,這之前我與您說起過了,大約是主的紀年第1405年二月中旬),明國皇帝曾經向我許諾將會讓他們的海軍將我與我的隨從送到大食人的地方,我計劃讓他們將我送到巴士拉,從巴士拉返回國內。所以我準備了許多明國不怕顛簸的商品要帶回國,送給我的主人。”
“但現在我不會回去。我隻是在應天城待過而已,還沒去過明國的其它地方,而明國是一個麵積十分廣大的地方。我計劃用5-7年的時間在明國內轉一圈,之後再返回國內。”
寫到這裏,克拉維約忽然覺得有些不妥,用筆將這一段內容全部劃掉,在確認關鍵的幾個詞語不能被辨認出來後,繼續書寫這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