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7章 漢洲攻略(十二)(1 / 3)

“用儒學教化蠻夷,豈會有問題!”朱允炆信心滿滿的回答,同時也隱含著對朱楨在墨西哥穀地所實行政令的不滿。

他在墨西哥穀地住了數月,將朱楨的施政都看在眼裏。在他看來,朱楨其它的政令都很好,不論是興辦學校教授當地的孩童漢話、漢字,還是以官府組織百姓織布、煉銅、開礦,亦或是編戶齊民、征糧派差都是很正確的政令,都是應該做的;可有兩項政令他覺得不是特別妥當:一是將許多當地的蠻夷貶為奴仆,二就是不用儒學教化當地人反而使用神鬼之說。

朱允炆認為,將那些敢於反抗官府統治的蠻夷或野人貶為奴仆,讓他們為國效力十分應當,但將未曾抵抗過官府的蠻夷都貶為奴仆就不對了。反抗官府當然要付出代價,放在中原大小頭目都是要殺頭的,被裹挾的民眾也會發往邊疆戍邊,小孩閹割入宮;漢洲大陸的蠻夷隻是被貶為奴仆,還在原來的地方幹活,也沒有人被閹割,實在是寬大為懷。

但那些沒有抵抗過官府統治的人就不應該受到懲處。朱允炆其實對於朱元璋的一些政令都有異議,覺得太過於嚴苛了些,但即使朱元璋,對沒有抵抗過大明天兵的蠻夷也是封官賜爵,從來沒有抓來當奴仆的,這樣做很不合儒家的教誨,即使按照允熥這些年提倡的方向,凡事探尋孔子與先秦諸位先賢如何說的、如何做的,可孔子他老人家也從來沒有這樣教誨過。

這一點在朱允炆看來十分要緊,但與第二點相比,又算不上什麼了。讓當地的蠻夷學習道家經典成為道教徒,那叫教化麼?尤其是還肆意曲解《楚辭》等文化瑰寶,將中原的漢人信奉的神祗生搬硬套,同漢洲大陸的神祗湊為同樣的,更讓他不能接受。“六叔,儒學乃是聖學,是教化萬民之學,為何在此卻不教授當地的蠻夷儒學以教化他們,反而讓道士去教他們道教典籍?”見到這一幕後,朱允炆當時就對朱楨說道。

“凡事不可拘泥於成法。”朱楨當時回應說:“儒學自然是聖學,可蠻夷卻對學習儒學不感興趣。漢洲大陸的蠻夷都崇信神祗,對儒學這種經世之學不願學習,如果勉強他們學習儒學,必定事倍功半,並無用處。”

“可讓他們學習道家典籍就不同了。你也應當知曉你十二叔初到金川,是如何降服了當地的野人部族;也應當知曉我是如何降服的墨西哥穀地的蠻夷。不論是金川野人還是此地的蠻夷,被從未見過的火器和馬匹一嚇就以為咱們漢人乃是天神使者,而且是一位十分厲害的天神使者。隻要以天神之名義讓他們做事,他們就不敢不錯,而且十分認真。”

“讓他們學習道家典籍,他們因為認為學了《道德經》等就能成為天神使者,自然會用心學。從而學會漢話、漢字。”

“允炆,”朱楨又加重語氣說道:“我並非不想教授漢洲大陸的蠻夷儒學,我剛剛來到漢洲的時候也和你一樣問過你十二叔為何不教導當地的孩童儒學反而教導《道德經》。隻是事情要一步一步做,路要一步一步走。等我在漢洲大陸的治下的百姓都學會了漢話、漢字,也對大明的文明有所了解,到那時才是教授他們儒學的時候。”

“即使是教化中原周圍的蠻夷也是如此。洪武初年父親就曾經下令各蠻夷土司、羈旅衙門設立儒學以教化他們,但沒多大用處;可在當今陛下派出醫生前往各處部族為當地人治病治傷後,學漢話漢字的人越來越多,願意看儒家經典之人也多了。”

“侄兒以為六叔你所說有些偏頗。”朱允炆說道:“先教授他們道教,等學會漢話、漢字後再教授他們儒學確實能夠讓他們更快學會漢話、漢字,但這豈是教化?這隻不過是讓當地的蠻夷從信奉一種宗教改為信奉另一種宗教,從信奉幾位神祗改為信奉另幾位神祗,豈能稱之為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