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1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下)(1 / 2)

“北方?好我記下了,回去後告訴國內的航海家,試著向北方探索。”吉哈諾將克拉維約告訴他的話記在心裏。

“對了,你剛才說什麼?明國在他們的東方發現一片麵積廣闊的大陸?”他好像才聽到這句話似的,不敢置信的問道。

“是的。”

“這個大陸麵積有多大?陸地上有沒有土著居民?是否富饒?……”吉哈諾仿佛連珠炮似的問道。

“這個大陸的麵積我剛才已經說過了,應當不小於明國本土;陸地上有土著居民,但似乎比較落後;是否富饒,那片大陸上應當沒有水稻或小麥,但有一些在歐亞、非洲大陸上沒有見過的農作物;那片大陸距離明國本土非常遙遠,單程至少需要三個月以上。至於其他的,我不太清楚。”卡拉維約說道。

“不小於明國本土,有落後的土著居民,有歐亞大陸沒有的農作物,距離明國本土非常遙遠。”卡拉維約喃喃的說了幾句,忽然轉過頭來對卡拉維約說道:“你相不相信腳下的大地是一個球體?”

“我不知道。”

“不知道?這是什麼回答?”

“就是不知道。”卡拉維約說道:“在明國,也有很多人爭論過這個問題,但沒有結果;我記得歐洲對此也有爭議。除非有人能夠抵達世界的邊界或繞地球一圈,不然是不能證明這個問題的真假的。”

吉哈諾沒有再說什麼,而是低頭沉思了一陣,然後好像剛才的對話沒有發生似的又問卡拉維約:“既然明國皇帝支持開戰貿易,那在中央政府層麵就沒有阻礙了。明國封到中亞的那個王子對於開展貿易有什麼政令麼?”

他問這個問題並不是在擔心尚炳會拒絕與他們通商。通商對於雙方都是有好處的事情,他不應該會拒絕;但吉哈諾擔心尚炳會和大食人一樣,憑借著對貨源的壟斷大肆抬高貨物的價格。那對他們歐洲國家的人來說打通這條商路的意義就很小了,畢竟這條商路在陸地上的路線太長了,成本比他們在埃及或敘利亞的大食人手裏拿到貨物後再運回歐洲要大得多,不合算。其意義恐怕僅止於與大食人討價還價。

“阿隆索,你放心,尚炳國王不會這樣做的。明國對於做生意完全放任自流,讓商人自己來做,國家隻負責收稅,他們不會像威尼斯人或熱那亞人那樣由國家製定貨物的價格,也不會允許某一個大商人一家獨大,價格肯定比大食人提供的貨物的價格要低。”卡拉維約非常樂觀的說道。

“這就好。”吉哈諾吐了口氣。要想讓這條商路有價值,必須開鑿頓河-伏爾加河運河。這就需要前期投入,雖然開挖運河的工人都是抓來的奴隸,還能讓金帳汗國提供不用花多少錢,但為這些奴隸工人提供飲食、住宿,開挖運河的耗費的物料,鎮壓奴隸暴動的軍隊的軍費,給金帳汗國官員的賄賂,這些開支都要花錢,如果最後得到的利潤太少,商人們會想要把他碎屍的。

“其實也不一定要開鑿運河。”卡拉維約說道:“兩年前在伊吾,你離開明國統治區帶領侍從返回歐洲前,咱們不是聽說了明國發明的有軌馬車?有軌馬車的運輸能力雖然遠遠比不上海運,但也比傳統的陸地運輸方式運輸量要大得多;更重要的是,使用有軌馬車的前期投入要比開挖一條運河要小,完全可以先建設有軌馬車。”

“對啊!”吉哈諾一拍腦袋:“我竟然把有軌馬車忘記了!”他在伊吾被允熥接見前,聽說有軌馬車後還與卡拉維約討論過這種東西的運輸能力,有多大價值;但因為當時有軌馬車隻到星星峽,他畢竟沒有見到實物,返回歐洲後他要忙的事情又太多,就把有軌馬車給忘了。

“我要馬上派人通知戈麥斯·奧爾特加!他是這次卡斯蒂利亞與意大利人聯合組建的黑海-裏海貿易公司中由費迪南王子任命的董事,必須馬上通知他暫緩修建運河,先沿著勘探好的修建運河的路線修建一條軌道,用來通行有軌馬車。”吉哈諾馬上焦急的說道。在修建運河之前先修建軌道,不僅能夠降低這條商路的起始投入,還能降低將來修建運河時候的成本,畢竟物料和工人都可以用有軌馬車來運輸。所以必須馬上通知戈麥斯·奧爾特加暫緩修建運河,以免增加成本。

當然他之所以這麼著急,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所在的家族投入了大筆的金幣,擁有黑海-裏海貿易公司5%的股權,他的一位作為某一個子爵的第十七順位繼承人的堂兄就被派到這家公司做董事。不過這就沒有必要與卡拉維約說了。

但其實他不說卡拉維約也能猜出來。吉哈諾家族是一個在卡斯蒂利亞勢力很大的家族,又有阿隆索去過東方這麼便利的條件,不占一點兒股份才見鬼。而且如果連有成員去過東方的吉哈諾家族都不願投入大筆金錢連通這條商路,那代表著這是一個騙局,威尼斯人與熱那亞人不會投入金錢的。這兩個富裕的共和國的商人雖然錢多,但人不傻。

“戈麥斯·奧爾特加應當在東歐吧,最快通知他的方式是通過明國的驛站係統將消息傳到尚炳國王的土地內,再委托某個人送到東歐。”卡拉維約將腦海中閃過的念頭拋到一邊,說道。

“那就快通過這條線路將消息傳過去!而且這個消息不能委托給明國的人,我不放心,我要派出一名隨從去東歐。”吉哈諾焦急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