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熥又與朱橚商議了幾句如何用這個大樣本雙盲對照實驗法,朱橚一一記到本上。
“這些問題算是解決了。雖然法子用起來十分複雜,但總算有了一個法子。有總比沒有強。”朱橚又道。
“這話說得對,有總比沒有強。”允熥笑道。
說完這話,他又繼續說道:“侄兒為叔叔解決了一個問題,叔叔沒問題要與侄兒說了吧?侄兒就說侄兒適才要讓五叔研究的那種從漢洲大陸來的作物了。”
“這種作物,生長於濕熱之地,所以侄兒說河南應當無法生長。這種東西也不能入藥,更不能食用,但其果實極有彈性,任意切割後仍舊如此,所以用處不小。侄兒想讓五叔帶回開封,研究其物性到底如何。雖然它不算藥材也不算農作物,但也是地裏長出來的,與五叔研究之事也能算作一類,所以讓五叔研究一番。”
允熥說的東西當然就是橡膠了。橡膠的用處之大從前說過也就不再多說,允熥對它非常重視。而他之所以在橡膠河南基本不可能生長的情況下還讓朱橚研究物性,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其實是讓開封的人知道世界上還有橡膠這麼一種東西。
現階段來看,橡膠最大的用途是包裹在車輪上當做輪胎,而南方河網密布,民間用車的人其實不多;北方的人口雖然可能隻有南方的三分之一,各類車輛卻比南方隻多不少;而開封作為北方數省的交通中心,做車的工匠肯定最多。他們知曉了世上還有一種叫做橡膠的東西,肯定會意識到它能做車輪上的輪胎,橡膠自然而然就得到推廣。
朱橚雖然更喜歡文學和醫學,但從小也受過軍事教育,很快明白了橡膠的重要意義,說道:“竟然還有這種東西,不錯。不過這種東西,真的不能在河南生長?”
“這,應當不能。在漢洲大陸它就長在濕熱之地,比長沙等地還要濕熱的地方,河南,這麼靠北,恐怕不成。”允熥沒敢把話說死。目前橡膠還沒有在與河南差不多的地方種過,甚至京城都沒種過,允熥雖然知道肯定長不活,但若是朱橚問他為何這麼肯定,他也答不上來,隻能這樣說了。
“漢洲大陸不成,中原未必不成。”朱橚反而信心滿滿的說道:“就是福建的作物我都在開封種活過,橡膠樹未必不成。”
“那也好。侄兒給五叔幾份種子,五叔拿回去試一試。”允熥說了這話,又忍不住說道:“所謂橘生淮北則為枳,五叔還是不要抱多大期望。就是種活了,也不會與原本的橡膠一樣。”
這話隻是很平常的勸說話語,可允熥說完後卻見到朱橚似乎是想到了什麼,臉色在一瞬間略有些變化,雖然馬上就恢複正常,但也被允熥注意到了。
“五叔,你適才想到什麼了?”允熥問道。
“沒什麼,一點兒小事而已。”朱橚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