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是也提前準備一件禮物就好了。”詹姆斯·丘吉爾有些眼紅的看著得到賞賜離去的尼科洛·多利亞。這可是一個金項圈啊,不要說金項圈,因為同法蘭西的戰爭,他一年能不能攢下一個銀項圈的錢都不好說。
他正想著,忽然聽明國皇帝說了一句話,克拉維約翻譯成卡斯蒂利亞語,吉哈諾看了他一眼,躬身回答。他正疑惑吉哈諾看他做什麼,就聽明國皇帝又說起話來,而且這次克拉維約將這番話同聲傳譯成了英語,而且是一段讓他難以理解的英語。“朕想的果然不錯,貴國的攝政王與王太後豈會僅僅因為朕會說英語,博得朕的好感而專門派出一個使者?果然,貴國想要聯合英格蘭一起控製埃及。”
‘控製埃及?誰要控製埃及?’詹姆斯·丘吉爾一陣迷糊:‘國王陛下想要同卡斯蒂利亞王國聯手控製埃及?我怎麼不知道?國王陛下臨行前為什麼不告訴我?’
他正想著,就聽吉哈諾說道:“皇帝陛下猜的十分正確,我國王,太後與攝政王的意思就是如此。”
卡斯蒂利亞此時的國力當然很強大,但不論是費迪南王子還是凱瑟琳王後都不會將全部實力投入到對埃及的戰爭中。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國家來說,最重要的事情仍然是徹底消滅南端的格拉納達王國,將摩爾人完全趕出半島。
奪取埃及當然是僅次於消滅格拉納達第二重要的事情,但卡斯蒂利亞距離埃及有點兒遠,派出大軍遠征需要落腳地。當然,卡斯蒂利亞最忠誠的盟友阿拉貢王國占領著撒丁島、西西裏島,卡斯蒂利亞自己也占領著地中海中東部的一部分島嶼,擁有落腳地,但這也意味著他們必須注意意大利和希臘的局勢,許多力量要為這些地區準備,能夠直接投入到對埃及之戰的力量不多。這些力量的填補當然不能全指望大明,費迪南王子與凱瑟琳王後當然不會這樣天真。他們積極在歐洲尋找盟友,最終選擇了英格蘭。
第一,英格蘭是一個實力不弱的國家;第二,英格蘭雖然一度同卡斯蒂利亞關係不佳,但隨著恩裏克三世迎娶亨利四世的妹妹凱瑟琳,兩國重修舊好;第三,是此時英法兩國早已簽訂和平協議,英格蘭有餘力參與地中海的爭鬥;第四,是英格蘭距離埃及比卡斯蒂利亞更遠,而且國力不如卡斯蒂利亞,即使聯合控製,最後實際上也是卡斯蒂利亞為主導,不會讓英格蘭占便宜。有這三個優勢,再加上凱瑟琳王後對於娘家的偏向,卡斯蒂利亞選擇英格蘭為盟友是順理成章的。
“好。”允熥笑著說了一句,但又問道:“可為何這個名叫詹姆斯·丘吉爾的人似乎不知曉此事?”
“陛下,此事在英格蘭國內有許多貴族反對,即使是國王亨利四世也不敢擅自決定。所以亨利四世陛下決定派出反對控製埃及的丘吉爾家族的成員隨同我出使大明,讓他見識到這條商路的繁榮,見識到大明的富裕和強大,也見識到如果英格蘭參與對埃及的控製,能夠獲得怎樣的利益,回去後告訴其他反對與我國聯合控製埃及的人,打消他們的反對念頭。因為丘吉爾家族反對參與此事,所以沒有提前告訴他。”吉哈諾不慌不忙的解釋道。
“原來如此。”允熥點點頭。吉哈諾的話從邏輯上是自恰的,應該不是假話。
“陛下,”吉哈諾又道:“之前陛下曾經命哥澤來滋告訴我一段話:卡斯蒂利亞王國與大明帝國聯姻,大明的公主嫁到卡斯蒂利亞王國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卡斯蒂利亞王國願意將公主嫁到大明帝國,您可以考慮。我理解的意思是:您願意接受我們卡斯蒂利亞王國的公主嫁給大明的皇太子。請問皇帝陛下,我理解的是否有錯誤?”
“大體正確,但你們卡斯蒂利亞國的公主不可能嫁給我國的皇太子,而是朕的另一位皇子,而且這是有條件的。不過,朕聽說貴國的前任國君隻有一個兒子,並無女兒,現任國君年僅七歲,也不會有孩子。”允熥道。
“我冒昧地詢問皇帝陛下,條件是什麼?”吉哈諾略有些激動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