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2章 爵位改革與教徒的反應(1 / 2)

“大哥,得知此事,你還不勸父親就藩海外?”

“不用,就在開封挺好。而且你也知道父親鑽研醫學,不僅在王府內專門開辟了一個百草園,又在城外建了一個百獸園,專門養能入藥的動物;整個河南省甚至整個大明的名醫都會前來開封交談醫學。若是就藩海外,這些都要重新建起來,想要與名醫交談也十分不便。我這些年在做什麼你也知曉,若是遷到海外,也多有不方便之處。隻要官家沒有改封的意思,就留在開封。”

“可是,允熥當然不會廢除你們的爵位,但將來呢,將來若是大哥你的兒孫所喜好的與你或父親不同,當時繼任之君的心思也與允熥不同,咱們家未必能保得住親王之位。”一開始說話那人又道。

這人當然就是朱有爋,他稱為大哥的當然就是朱有燉。今日已是正月十八日,允熥新年頭一次上朝就正式宣布了兩件大事,其中之一是要出兵懲戒孟加拉國,之二就是要對宗室與勳貴的爵位進行改革。第二件大事的正式聖旨與允熥和抱琴說的內容相比,還多了一點:取消五經博士等文官世襲官職,與武將世襲官職統一歸到十六等爵位體係中。

第一件事朝中官員都已知曉,也不吃驚,少數幾人提出了不同意見,但很快被駁斥。

可第二件事出乎眾人預料。誰也不曾想到,陛下會忽然對爵位製度進行改革,在侍者宣讀完畢聖旨後,一時間,在場眾官員無人說話,都在思索此事會造成什麼影響。

不過很快,在場的文武官員都認為:此事對大多數人來說,好處大而壞處小。

有關宗室的內容與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不需考慮;單單與勳貴有關的內容中,允熥增設了許多爵位,而且明確提出效仿漢代之製,這對於所有官員可是一大福音。要知道,在漢代獲得爵位比大明可容易多了,大明幾乎隻能通過軍功封爵,而且條件極為苛刻,以文官封爵的在開國之後一個也沒有;而漢代被加封為列侯的理由就很多了,曆任丞相若是擔任丞相前不是列侯,都可以加封為列侯;其他官員想要加封為列侯當然沒這麼容易,但加封為關內侯等也很多;甚至平民也可以加封爵位。

當然,降等襲爵對勳貴當然不好,可對於身上連個爵位都沒有人來說,豈會考慮那麼長遠?唯一有可能反對的,隻有現在的勳貴了。一些人想到這裏,不由得看向藍珍、常升等人,注意他們的反應。

但這些人並未提出反對,而且很快表示讚同。有些人疑惑不解,但更多的人略微思索後想到:莫非陛下之前已經與他們說過了?

這些人猜的當然不錯,允熥已經提前與常升等人議論過了,探知他們不會反對後才在上朝時公開宣讀聖旨。早已加封的勳貴不反對,改革對其他沒有爵位的人又好處大而壞處小,自然在朝堂之上通過。

可消息傳出來後,朱有爋卻焦急起來。他父親不願去海外執意留在中原,將來會不會也變成降等襲爵?現下允熥說之前加封的王爺不在其列,允許一直世襲罔替,可即使允熥信守承諾,將來的後繼之君變卦了呢?他急忙找到大哥朱有燉,和他說了此事。既然聖旨已經宣布,想讓允熥收回是不可能了,他就隻能勸說朱有燉返回開封後勸父親朱橚就藩海外。

“二弟,你不必如此焦急,我相信官家不會變卦。”朱有燉仍然樂嗬嗬的笑道。

“大哥!”朱有爋加重語氣又說了一遍:“官家信守承諾不會變卦,可將來的後繼之君需要考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