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結束了。”當連續三日沒有收到關於此事進諫的奏折後,允熥如釋重負的自言自語了一句,隨即吩咐道:“朕要好好休息一日,從此時起一直到明日卯時,除非軍情大事,不然不得打擾朕。這些奏折,若是太過著急的,按照四輔官的票擬蓋章下發即可。”
“等明早下了朝,就去交泰殿看看思齊。她這麼聰明,應當也早已猜到朝堂之上反對官員眾多,憂慮過甚大約也是如此。朕將此事告訴她,也讓她放寬心,病多半就能好。”他又自言自語道。
“奴婢知曉了。”盧義也語帶歡快地答應一聲。允熥這陣子壓力大,他也絲毫不敢放鬆,現在此事終於過去了,他也能輕鬆了。但允熥站起來伸伸懶腰要去後殿補交的時候,他忽然又想起一事,拿起一摞奏折,問道:“官家,這些請求辭官回鄉的奏折如何批複?”
“這些人!”聽到這話,允熥忽然臉上浮現出憤怒之色,但最終也隻能是苦笑。
允熥前段時間確實以辦差不利罷免了許多大臣,但進了現在盧義手裏拿著的這些奏折的人不在其列。這些辭官之人都是允熥提拔的明理派之人,不僅辦差能力強,而且性格耿介品德優良,他們即使上折子對允熥要娶藍思齊之事進諫,也並未耽誤手頭的差事。可當他們見到允熥死不悔改後,覺得大失所望,覺得這樣的皇帝不是自己應當輔佐的,不少人要辭官。陳性善等人反複勸說,勸得一部分人收回辭官的文書,但仍有許多堅決要求辭官。
允熥當然不願他們辭官。這些人都辭了,一時間到哪兒找許多合適的人填補上空缺?這和前一陣子被他罷官的人可不一樣。他們都辭官了,就算朝廷運轉效率比這兩個月要快些,也比之前會要慢許多。許多事情都要推遲。“暫且不準這些辭官的奏折,你將名單抄錄一份,交給練子寧、解縉等人,讓他們再勸說一番,若是半個月後仍然堅決辭官,再報給朕。”允熥吩咐道。
“這些人怎麼就不能體諒體諒朕呢,人非聖賢,誰不能有些錯事?何況這也不是什麼大事。”他又自言自語道。
“奴婢知曉了。”盧義答應一聲,轉身離開這間宮殿。允熥又嘀咕幾句,前往後殿休息。
擔任冬輔官的卓敬抬起頭看了一眼允熥的背影,眼睛裏露出複雜的目光。“陛下,在您看來是私事,是小事,但天家無私事,認為君上所作所為有所不妥自然要進諫,尤其陛下您這種違背大禮之事。”
“哎,卻不想最後陛下您仍然如此堅持,甚至連效仿唐玄宗都不肯,複初以漢武比擬陛下,臣此時忽然覺得還有些道理。隻願將來……”
……
……
“思齊,大臣們已經不再進諫,這事就算過去了。”允熥坐在思齊的床邊,笑著說道。
“真的?”思齊臉上浮現出既高興又有些擔心的神情,問道。
“自然是真的,我什麼時候騙過你。”
“表哥如何沒有騙過我?”思齊說道:“記得我十一歲那一年,……;記得我十三歲那一年,……;記得我十五歲那一年,……。十一歲之前的已經記不清了,但表哥定然也騙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