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1章 印度之戰——驚喜(1 / 2)

“諸位將軍,錫巴洛伊城守住了,沒有被攻陷;但堅德布爾城被明軍攻克,哈希姆將軍帶領殘餘軍隊從堅德布爾城撤退,現在已經撤到加爾尼河東岸,納拉揚甘傑以東的地方修整。”

“錫巴洛伊城沒有被攻陷,也就是說與國家和巴赫曼尼蘇丹國的聯係沒有被切斷;可堅德布爾城被明軍攻陷,這可是個壞消息。從堅德布爾向北一直到加爾尼河東岸都沒有地方可以堅守,明軍可以占領加爾尼河以東所有的土地,之後隻要他們渡過加爾尼河再打下納拉揚甘傑,就能夠再次圍攻達卡城了。”一個長相頗為帥氣、氣質引人注意的人的中年男子臉上卻露出十分疲憊的神色,低聲說道。

這裏是達卡城,德裏蘇丹國、巴赫曼尼蘇丹國與孟加拉三國聯軍的總指揮部。在過去好幾個月的時間裏,因為明軍一直在後退或堅守,從未反攻,這個指揮部裏的人都十分清閑,即使明國不斷增兵的消息傳來,讓他們十分緊張,製定了無數計劃,但也不算忙碌。可這一個月來,隨著明軍再次發動進攻,每日有無數消息如同潮水般傳到這間屋子裏,他們也重新忙碌起來。

“哈倫,他們沒有那麼容易渡過加爾尼河。明軍的水軍雖然實力比聯軍要強一些,但他們的船隻明顯不是用來在內河作戰的,他們並不占據絕對優勢。即使明軍能成功渡河,納拉揚甘傑城也沒有那麼容易被占領。局勢還在控製之中。”

“但即使如此,我軍麵對的局勢仍然很嚴峻。明國實在太強大了,竟然可以向印度派出三十萬士兵,而且似乎還有軍隊尚未趕到孟加拉。而聯軍就在其中一個盟國境內打仗,總兵力竟然比敵軍還要少五萬人。隨著明軍後續兵馬陸續趕來,終究會維持不住局勢。”說話的人忽然苦笑起來:“孟加拉的富庶在這種時候竟然成了壞事,如果明軍不能在本地獲得足夠的糧食,需要從本土運送糧食來到孟加拉,那麼哪怕以明國強大的實力,也很難長期維持這樣大規模的軍隊在遠離本土的地方,必須盡快擊潰聯軍,聯軍隻要能夠扛過明軍的猛烈進攻就能不戰而勝,甚至因明軍猛攻時的焦躁或許會發現反擊的機會。”

“可現在因為他們能夠在孟加拉獲得糧食,不用擔心後勤補給,所以可以穩紮穩打的進行戰爭,在加上兵力優勢與優秀的指揮,咱們能不能打贏這場戰爭,“說道這裏,說話之人沒有繼續說下去,隻是搖了搖頭。

“你們在說什麼?”這時忽然這棟房屋的門被打開,一句這樣的話語傳進來。這句話聽起來十分平常,但屋內的人都不敢再說話,低頭忙起了自己的事情。隨即,一名身穿精細鎧甲、頭發花白,但細看麵容卻又並不如何蒼老的男子走了進來。這名男子身材並不如何高大,但站在那裏,就似乎是一座山峰,無人能夠忽視。

“將軍,”適才向這一屋子的將領通報最新情形之人又走過來,將剛才說的話又對他說了一遍。

“堅德布爾城被明軍攻陷?這並不奇怪,明軍的統帥和他手下的將領都是非常可怕的對手,他們手上又擁有這麼多士兵,打下堅德布爾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打不下才奇怪。反而是駐守錫巴洛伊城的軍隊可以守住城池讓我驚訝,所有駐守城池的士兵都值得誇獎。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攻打錫巴洛伊城的明軍中文明仍然非常落後的士兵很多,所以才沒能打下城池。”這名將軍點評道,語氣中仿佛對於明軍非常熟悉,對於明軍的統兵大將非常熟悉,而且對自己這方的士兵與將領略有貶低。但屋內所有人都沒有表示異議。因為這個人真的對於明軍非常熟悉。

‘薩爾哈,生於旁遮普邦,突厥人,十六歲離家出走參加帖木兒大帝的軍隊,從普通士兵開始,在三十七歲那一年升為萬夫長,統領帖木兒大帝戰鬥力最強的一萬人。三年後參加哈密(伊吾)之戰,戰後僥幸生還,返回家鄉。去年年中被賽義德發現身份,聘請為自己的幕僚。賽義德得知明軍入侵孟加拉後,派兵與巴赫曼尼蘇丹國一起救援孟加拉國,同時派出薩爾哈指揮援兵。’其中一人的腦海中想著他的履曆。

就是這份履曆讓在場的人都不敢反駁他的話。帖木兒雖然已經死了將近十年,但威名仍然被許多人所銘記。尤其是隨著明軍入侵孟加拉,德裏蘇丹國、巴赫曼尼蘇丹國與孟加拉的統治者又開始有意無意宣揚當年帖木兒的神勇之處,讓帖木兒的名聲更高。作為帖木兒的曾經的愛將,薩爾哈當然被高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