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們在戰爭勝利後還能瓜分戰利品。”葉齊德又道。
“分給不丹人的一點點兒戰利品,與提前奪取德裏城的巨大收益相比,當然是後者更加合算。”孟迪爾回答。
他們正議論著,賽義德派一名侍衛前來傳軍令,告訴他們今晚不會由他們二人帶兵守城,可以退到城內回營休息;立下的功勞蘇丹也會盡快獎賞。
孟迪爾與葉齊德趕忙表示感謝。侍衛又吩咐幾句話,最後說道:“二位將軍趕快帶兵從城頭退下吧,天也快黑了,今天上午又走了半天的路,下午還與不丹人打仗,士兵們也都很疲憊,今晚早休息一會兒。晚飯蘇丹已經派人做好了,所有士兵都有肉吃。”
“所有人都有肉吃?”孟迪爾反問一句,得到肯定的答複後十分高興:“都有肉吃,真是太好了。”
“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你怎麼知道下午與我軍打仗的東方人是不丹人?哦,我知道了,一定是有曾經在東部駐守過的將領認了出來,派人告訴了蘇丹。”葉齊德則問道。
可侍衛臉上卻露出了驕傲的神色:“你猜錯了!早在敵軍還沒有抵達城下時,賽義德蘇丹就已經知道了攻城的敵人是不丹人。”
“敵軍還沒有抵達城下時蘇丹是怎麼知道的?”孟迪爾這時也驚訝地問道。而且他馬上又想到一個疑惑之處。“蘇丹在拉合爾城下忽然下令馬上帶兵撤退,是不是知道了不丹人要來偷襲德裏城?但當時即使國家東部的守軍已經發現不丹人要來偷襲,可是這麼短的時間內消息也傳不到蘇丹耳邊,蘇丹到底是怎麼知道的?”
“這個麼,我當然是不知道的。隻有蘇丹自己知道。”侍衛說道。
“那我就去問問蘇丹!”孟迪爾說道。一邊說著,他吩咐軍官帶領士兵返回軍營,之後走下城頭,向賽義德的王宮走去。
……
……
“我在聽侍衛提到那些拉合爾城下趕來的援兵是藏人和馬拉人時,忽然想到:雖然不丹人也是藏人,但由於這個國家在喜馬拉雅山南麓,而且一向保持獨立自主不聽從北麓藏人政權和喇嘛的命令,所以咱們天方教徒一向把它當做一個獨立國家,這個國家的人也稱呼為不丹人,而不是藏人。如果援兵有不丹人,那麼侍衛肯定會特意提到;既然沒有提起,那就說明援兵中沒有不丹人。”
“可不丹人的戰鬥力很強,明國又早在七年前就接受了不丹國為藩屬國,肯定不會不動用這一國的軍隊。不丹人既然沒有出現在拉合爾城下,之前也沒有參加在孟加拉的戰爭,那最可能出現的地方就是德裏城。”麵對紮希德與宰希爾的疑問,賽義德解釋道。
“蘇丹,您考慮問題實在是太全麵了。我自愧不如。”聽完了賽義德的解釋,宰希爾半晌無言,過了一會兒才出言讚歎道。
“蘇丹您真的是真主賜予印度所有天方教徒的偉大君主!如果沒有您,德裏蘇丹國應該已經滅亡了。”紮希德也說道。
“這都是真主的恩惠。”賽義德說道。
“真主至大!”紮希德與宰希爾以及屋內所有人都忙躬身說道。
“雖然真主至大,但真主不會直接幹涉人間的事情,想要解決現在麵對的問題還要依靠眾人的努力。”賽義德又道。
“請蘇丹吩咐。”所有人都出言說道,表現出一副會完全聽從賽義德的命令的樣子。
但麵對這樣的情形,賽義德的臉上卻露出苦澀的表情。雖然他帶兵及時趕回德裏城,避免了城池丟失,可麵對的局勢更加嚴峻了。雖然半路上已經將從前線城池抽調的軍隊又派了回去,但根據路上得到的消息,有些地方的明軍已經察覺對麵兵力薄弱,已經或即將發動進攻,有些城池被攻陷。
更加重要的是,他並沒有解拉合爾城之圍,在這次解圍失敗後,明軍肯定會奪取拉合爾城,秦藩與塔藩、庭藩占領的土地連成一片,防線縮短,能夠騰出更多的軍隊用來發動進攻,北線戰場的局勢更加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