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8章 無數大學生的心裏陰影。祝書友們端午節快樂!(1 / 2)

不一會兒允熥一行人來到曹徵的實驗室。允熥打量了幾眼,見到這間屋子雖然名為實驗室,但除了兩架大型千裏眼外,屋內並無什麼可以說得上是實驗用物的東西,反而桌子上到處都是書本,許多廉價的草紙上麵寫滿了字。‘這必是研究數學所用的。’允熥想著。

“臣屋內淩亂,讓陛下見笑了。”曹徵見陛下打量著這間屋子,臉上一紅,忙說了一句。

“這也沒什麼。”允熥笑道。

曹徵忙收拾桌子,將廢棄的草紙攢成一團扔到廢紙簍裏,又將書本摞在一起。這時允熥注意到桌上多了一個三角形的透明物什,問道:“曹卿,這個三棱鏡是用來做什麼的?”

“三棱鏡?”聽到允熥的話,曹徵愣了一下,見到允熥指向桌上的三角形透明物什,下意識說道:“原來這個物什已經有名字了?三棱鏡,確實十分貼切。”

之後他才回答允熥的問題。“陛下,這個東西是臣與伯魯先生無意中發現其用途的。有一日臣去格致院內一位專門研究玻璃之人的實驗室,想問問是否有更加透明的玻璃,就見到他屋裏有這三棱鏡。臣好奇之下拿起來看,正好一束陽光照射進來,照射到三棱鏡上,但在對麵的牆上竟然分為紅黃藍等多種顏色。”

“陽光竟然能夠分為多種顏色?”文珞忍不住問道。

“是,殿下。臣當時也十分驚訝。與那人研究了好一陣,但也未曾研究出什麼。不過雖然未曾研究出為何陽光能夠分為這麼多種顏色,也不知這麼多種顏色如何合成為白光,不過借助三棱鏡,臣與那人以及伯魯先生研究出了一種新的千裏眼。”

曹徵一麵說著,一麵拿起放在窗台上的一架中型千裏眼,走到允熥身前解釋道:“這座千裏眼就是新式的。它的原理為用一個凹麵鏡將進入鏡筒的日光或月光彙聚,反射到鏡筒前端的平麵鏡上,之後再由這個平麵鏡將光線反射到鏡筒外的目鏡裏,從而看到星象。”

“這種千裏眼的焦距與鏡筒長度比極高,最高可以達到二十倍,即使鏡筒較短,也可觀測極遠的星辰,十分適合出外觀測。”

“這樣的千裏眼。”允熥把玩起來。他前世對於望遠鏡一竅不通,不知道這個新式千裏眼應當如何歸類,不過既然有新發明,而且是有用的新發明,當然要鼓勵。當即說要給予那個研究玻璃的人五十貫錢的獎賞。曹徵忙代替那人謝恩。

這時楊翥已經帶著伯魯涅夫斯基到了這裏,思澄堂帶著正在學習的文堃,與周偉也都趕來了。允熥將新式千裏眼放下,先受了伯魯涅夫斯基與思澄堂、周偉等人的禮,又和文堃說了幾句話,之後轉過頭來對伯魯涅夫斯基和曹徵說道:“朕今日來,是聽說愛卿與曹卿研究出了新的數學,想要了解一番。”

“尊敬的皇帝陛下,您對數學與科學的重視,遠遠超過任何一個我所見過的君主,您必定會被銘記在數學與科學史上。”伯魯涅夫斯基卻先拍了一個馬屁。

允熥淡淡的笑了笑。他已經注定被銘記在許多‘史’上了,對於伯魯涅夫斯基的話也沒什麼激動之情,隻是又道:“朕聽聞,這個新的數學是因有些問題根據現在的數學根本無法解答,為了繼續研究天文,不得不鑽研得出的?”

“陛下,您說的不錯。”伯魯涅夫斯基回答起允熥的問題:“為了研究日月星辰為何會這樣運動,以及它們為什麼能夠一直維持這樣的運動,臣與曹徵需要研究許多問題。其中最要緊的,是這三個問題:如何算出某個星辰在某一時點的速度,如何算出曲線的切線,以及如何準確算出曲線的長度和曲線圍成的麵積。我們一開始想要從原本的數學中找出如何解答這些問題的方法。但慢慢的,我們發現這些問題無法用現在的數學解答。”

“切線是什麼?”這時敏兒問道。她發現自己竟然不大聽得懂伯魯涅夫斯基在說什麼,於是撿了一個完全聽不懂的詞彙問了出來。

“大姐,切線指的是一條剛好觸碰到曲線上某一點的直線。”文珞出言解釋起來。她聽自己的老師周偉提起過這個概念。但她解釋了一句,敏兒卻仍然不明白,而且不僅敏兒,其他人也都沒聽懂,文珞隻能隨手拿起一張草紙,又拿起一根鉛筆,在上麵畫了一個圓,又道:“切線,就是隻與這個圓有一個交點的直線。”她說著還親自畫了一條切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