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擊沉了大多數奧斯曼帝國的戰艦,而且確定逃走的戰艦也追不上以後,卡斯蒂利亞王國的船隻停下來,開始打撈水手。他們當然不能信任,也不會任用這些來自異教徒國度的水手,但經驗豐富的水手奴隸很值錢,他們可以轉賣給其他國家,甚至在將來賣回奧斯曼帝國,所以願意打撈。”
“不過他們打撈起來的人並不多。這裏是尼羅河不是大海,水手們即使落入河裏也能遊回岸上。實際上,雖然被擊沉的戰艦很多,但戰死的水手並不多,大多數人當時都活了下來,在尼羅河東岸登陸,隨即向北或向東逃去。”
“但這時天已經完全亮了,在奧斯曼帝國的海軍被消滅後,明軍可以放心大膽的讓士兵們坐船渡河。明國皇七子文坻派出了所有騎兵,在開羅以北、以東地區搜尋水手。絕大多數人都沒能逃脫明軍的搜尋,隻有極少數人逃脫。”
“明軍士兵並沒有殺死抓住的水手,而是以極其便宜的價格賣給了歐洲的商人。所有跟隨軍隊而來的商人,以及熱那亞和威尼斯這兩個國家的軍官都十分高興。”
“之後聯軍對奧斯曼的戰艦進行了打撈。在彌補了卡斯蒂利亞王國的損失後,剩下的船隻明國要了三分之二,歐洲國家一共得到了三分之一。不過明軍沒有馬上對這些船隻進行修補,一是因為他們並沒有帶著船匠來到埃及,第二是他們打算將這些船都送到蘇伊士港。看來明軍將蘇伊士港當做了未來的海軍母港。這也表明他們對進入地中海沒有興趣。”
“在打撈戰艦的同時,聯軍發動了對三角洲的登陸戰。由於親眼目睹了艦隊的全軍覆沒,駐守三角洲的士兵認為開羅城一定守不住,士氣大跌,馬穆魯克人因為在保衛自己的財產還能奮力作戰,但奧斯曼人就鬥誌全無,又因為身處死地,如果不是因為這些士兵都是精銳,穆罕魔德一世也是一名善於指揮的將領,他們麵對敵人的進攻估計會直接投降。”
“但即使沒有投降,他們發揮出來的戰鬥力也很低。穆罕魔德一世意識到開羅城守不住了,勉強抵擋住明軍第一天的進攻後,於當日半夜帶兵逃離三角洲。”
“穆罕魔德一世的逃離使得馬穆魯克人更加絕望,如果不是全部家當都在開羅城內,他們或許也會放棄抵抗向明軍投降。但一想到一旦投降,即使自己能夠活命(這也是沒有把握的事情),財物也留不下多少,妻子也可能被搶走,他們就又鼓起了勇氣。”
“但城內的埃及人卻再也不願意幫助防守了。對他們來說,被馬穆魯克人壓榨,和被明國人、卡斯蒂利亞人壓榨的區別並不大,雖然明國人和卡斯蒂利亞人都是異教徒,但異教徒未必就比馬穆魯克人壓榨的更加厲害,不值得為此送命。就算馬穆魯克人強行驅使他們在灘頭防守,在明軍發動進攻後也馬上潰散,督戰隊反複殺人才擋住了他們逃跑的腳步。”
“由於奧斯曼人逃走,埃及人又不願意幫助守城,馬穆魯克人的兵力不足,無法對整座三角洲進行防守,想要全軍撤入開羅城內。但是半夜奧斯曼人才逃走,第二日一早明軍和卡斯蒂利亞軍隊就會發動進攻,很多東西來不及搬回城裏。塔塔一世決定再堅守一天,將所有有價值的東西,和城外居住的所有人都撤回開羅城後才放棄防守。”
“但他的打算落空了。天才蒙蒙亮,明軍就在火炮的支援下發動了進攻。明軍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從表現和戰果上來看,甚至比我在印度時見到的又有所提高。當時與我一起觀戰的歐洲國家的軍官,不管是來自卡斯蒂利亞王國、阿拉貢王國、英格蘭王國,還是來自威尼斯共和國、熱那亞共和國等國家的,臉上的表情都十分震驚。威尼斯共和國的軍官還說,這足以稱得上是教科書般的登陸戰,他回去一定將這編入軍校的課本。”
“根據他們的態度,我想在明國先後展現了強大的炮兵,和同樣強大的步兵後,沒有任何一個歐洲國家會升起同明國作對的念頭,更何況歐洲人需要的貨物的原產地都在明國的控製之下,他們絕不敢得罪明國。”
“在明軍強大的攻勢下,防守灘頭的馬穆魯克人很快就崩潰了,爭相逃回開羅城;正在搬運貨物的人也將正在搬動的東西扔下,或者向開羅城逃去,或者向明軍投降。有極少數馬穆魯克士兵堅決抵抗,但很快就被後續登陸的卡斯蒂利亞人消滅。有部分馬穆魯克人被俘虜,明軍當時沒有殺死他們,而是送到了河西岸的軍營中。但在軍營中,他們被秘密處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