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1章 蘇伊士截殺(1 / 2)

“現在到哪裏了?”穆罕魔德一世摘下頭盔,抽出扇子扇了扇風,問身旁一個馬穆魯克人道。現在已經是大明建業十八年八月,也就是拂菻曆法的九月份。若是在安納托利亞,這個季節天氣已經變得涼爽起來;可是在炎熱的埃及,仍然熱得人渾身冒汗,恨不得把自己皮都扒下來。若是穿長袍還涼快一些,但因為擔心明國的騎兵追上來,穆罕魔德一世也隻能以身作則身穿鎧甲。

這已經是他帶兵從開羅城逃走的第六日了。當日晚上他雖然搶到了一些船能夠逃走,但卻不夠所有士兵乘坐,穆罕魔德一世隻能將麾下的士兵分為兩批渡河。可第二批士兵渡河的時候被塔塔一世帶兵阻撓,有些人馬沒能成功渡河;再加上這些日子同明軍、卡斯蒂利亞軍隊打仗的損失,他來到埃及時的三萬精兵隻剩下兩萬出頭,輔兵當然隻能全部扔下。如果不是這段日子又裹挾了一些埃及人,平時高高在上的戰兵就隻能自己洗衣服了。

從開羅城逃走後,穆罕魔德一世帶兵走最近的路線返回安納托利亞,而且半路上除了夜晚休息和裹挾埃及人絲毫沒有停留,甚至帶來的火炮都丟在了開羅城,後來成為明軍的戰利品。通過這一戰,他徹底明白了明國的國力到底有多強大。再加上還有地中海第一的海軍強國卡斯蒂利亞王國與明國結盟,除非能夠與威尼斯共和國結盟,而且讓卡斯蒂利亞王國陷入歐洲大陸上的爭端,不然他絕對不會再主動與明國發生戰爭。

“陛下,這裏已經是伊斯梅利亞了。”這個馬穆魯克人說道。他也是被穆罕魔德一世裹挾來的。穆罕魔德一世認為撤走的時候有一個熟悉當地道路的人更好一些,就強行帶著幾個馬穆魯克人一起走了。

“伊斯梅利亞?那這裏已經是蘇伊士地峽了。”穆罕魔德一世雖然認不出這裏是哪兒,但知道伊斯梅利亞是蘇伊士地峽上最重要的三座城市之一——蘇伊士、伊斯梅利亞與塞得港,曆史上控製埃及的政權斷斷續續修過的蘇伊士運河也都會經過這裏。不僅如此,因為附近有一個小湖泊,伊斯梅利亞還是從埃及前往巴勒斯坦的兩條道路之一(另外一條是沿著北部海岸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陛下,難道就這樣離開埃及?”宰希爾說道。過了伊斯梅利亞就是西埃半島,離開了埃及;而明軍至多控製蘇伊士地峽,至少目前不會越過地峽,他們隻要到了西埃半島就安全了。但他不願意就這樣離開埃及。

“你說怎麼辦?”穆罕魔德一世問道。不要說宰希爾不願意就這樣離開埃及,他也不願意。帶領三萬精兵來到埃及,不說將明軍全殲,起碼要打敗他們,守住開羅城;可最後的結果卻是灰溜溜的從埃及撤走。尤其他們並不是敗給了明國陸軍,而是因為海軍戰敗不得不撤走。何況穆罕魔德一世從心裏認為,如果沒有火炮的炮火支援,明國陸軍的戰鬥力也並不比他麾下的主力要強,這次戰爭他未必會失敗。

“暫時不退回安納托利亞,而是駐兵巴勒斯坦。”宰希爾說道:“既然馬穆魯克主力已經覆滅,巴勒斯坦地區殘餘的馬穆魯克人抵擋不住我軍,可以趁這個機會占領巴勒斯坦。占領了巴勒斯坦,這次出兵也可以說有些成果,不算無功而返。占領之後要在巴勒斯坦建立政權,籠絡當地有權勢的人,總要待幾個月。”

“占領巴勒斯坦確實也算有了戰果,但是這與明軍有關係麼?”穆罕魔德一世問道。

“有關係。陛下,”紮希德繼續說道:“明軍占領埃及後,一定會想要控製蘇伊士地峽。蘇伊士地峽曾經有過運河,雖然能夠通行的船隻噸位不大,但如果將過去曾經修建的運河重新疏通,對歐洲國家與明國進行貿易用處很大。我懷疑明國之所以與卡斯蒂利亞王國結盟奪取埃及就是為了蘇伊士地峽、修建運河。”

“既然如此,我軍留在巴勒斯坦就有意義了。在巴勒斯坦站穩腳跟後,可以經常派出騎兵來到蘇伊士地峽騷擾,阻攔明國修建運河。明國一共隻有兩萬士兵,不會部署在蘇伊士地峽多少。按照蘇伊士地區的地形,隻要不主動送死,明國對我軍的騎兵不會有什麼辦法。”

“如果成功阻攔明國修建運河,歐洲與明國進行貿易通過蘇伊士地區的成本就不能降低,未必會比通過新月地帶要低,這樣貿易通道至少有一部分還能夠掌握在奧斯曼帝國手裏,帝國就能擁有一個穩定的財源。”宰希爾最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