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緊迫,直到第二天下午,準備工作才做好。
答辯安排在第三天上午,也就是二月五號。
一大早,李一帆早早地就起床,準備去醫科大學,卻發現翟青雪也早起了。
“咦?你起這麼早幹什麼?難道你今天也要進行博士論文答辯?”李一帆好奇地問道。
“沒,博士論文答辯要到四月底呢,和其他人一塊進行。我今天是陪你一塊去學校,”翟青雪輕笑道。
李一帆一怔,“陪我去幹嘛?你又不參加論文答辯,學校有事?”
“沒事,”翟青雪搖頭,白了他一眼,“陪你一塊去你還不樂意?給你加油助威!再說,沒我帶你去的話,你知道答辯地點在哪裏?”
聞言,李一帆哭笑不得,“你是擔心我答辯失敗吧?瞎操心,我有把握。不過你想去的話就去。”
翟青雪也是好心好意,他不能不給麵子。
到了學校,兩人直奔中醫院某棟教學樓。
本來碩士輪到答辯,醫科大曆來的安排是在二月中下旬開始,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時間調整。而負責答辯的考官教授們,實際上在去年十二月就開始進行答辯的相關工作了,所以翟碩也沒費多少口水,就安排好了李一帆的論文答辯工作。
站在教室外的走廊上,李一帆和翟青雪有一句沒一句聊著,調解緊張心理。
當然李一帆大場麵早就見過許多次了,並不會有絲毫的緊張。
等了十來分鍾,翟碩從教室裏走出來,“一帆,你可以進去了。”
“好的。”
“一帆,加油!”翟青雪打氣鼓勵道。
李一帆點了點頭,深吸口氣走進了教室。
一進教室,他就能看到四名教授模樣的考官坐在教室第一排,而幾人都帶著好奇的目光打量著他。
他們每個人手上,都拿著李一帆提交上去的論文複印件。
按照論文答辯的規矩,翟碩是不能作為李一帆的考官的,因此這一次他隻能站在一旁當旁聽者,也不能中途發表任何意見。
當然翟碩為了避嫌,還是選擇走出了教室。
李一帆徑直走上講台,然後把U盤插上,接著打開自己之前準備好的PPT。
這份PPT,是他論文的梗概,也是配合他等下進行答辯講解。
“李同學,你可以開始了,”坐在最左邊的一個教授開口提醒道。
李一帆麵帶微笑,像當初在廬州大學進行論文答辯時的流程一樣,對自己的論文進行了一番講解,時間限製為五分鍾。
“我叫李一帆,中醫係,論文題目為《心肺與腎髒共生性的研究》,研究課題數據采集周期為一個半月,論文查重率為1%,包括引用在內……”
這些都是必要的話語,也都包括在五分鍾的限製內。
五分鍾講解時間一到,李一帆麵帶微笑道:“多謝各位老師的聽講,我答辯了。謝謝!”
沒兩秒鍾,坐在最左側的教授,笑著開口詢問道:“講解得很精彩,並且你的論文也的確讓我們耳目一新,無論是內容的闡述,還是課題方向以及思路,乃至是數據采集等方麵,都有相當高的學術價值。恐怕足以作為大學課堂的教學案例來作為講解。我很好奇,你是怎麼想到以這個題目作為研究方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