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母!你罵我吧!”我抓起杜伯母的手朝我臉上扇去,“你打我吧!你用力打我吧!都是我的錯,我不該讓杜哥去做那麼危險的事……”
杜伯母呆呆地看著我,眼裏含淚,幹癟的嘴唇哆嗦著,想把手從我手裏掙脫出去,但我抓得很緊,她沒抽動,我抓住她的手在我臉上左右開弓,扇了一下又一下……
“你用力打我吧!伯母!”說著,打著,連日來壓製在我內心的那份悲傷洶湧而出,“我心裏難過,伯母,你打我一頓,我心裏就不會那麼難受了……”
“孩子,不是你的錯……是我兒命不好……”杜伯母仰頭老淚縱橫地看著我,顫巍巍地舉起手擦我臉上的淚水,“你別跟自己過不去……”
我忍不住撲上去一把抱住了杜伯母,突然嚎啕大哭起來:“伯母啊,以後我就是你的兒子,我給你養老送終於……”
“孩子!”杜伯母的淚水簌簌地滴落在我的臉上和脖子上,她把我緊緊抱在懷裏,“孩子,別難為自己……”
她的手一下一下地撫摸著我的頭發。
次日清晨,我六點就起床了。
我穿一身白色太極服,荷葉領,對襟盤扣,從書房書架邊上取了一把寶劍。緩步下樓,穿過廳堂,走出門去。
很長時間沒像昨晚那樣睡得好了,睡眠一充足,精神就飽滿了。
此時正值盛夏,樹木蔥鬱,桃紅柳綠。青雲山上早上的空氣清新怡人。
去年在看守所時,我仔細研讀了宋唯一的《武當劍譜》,當時謝鵬偷偷給我弄一大包書送進看守所。但我唯獨對這本武當劍譜情有獨鍾,可能是源於當時在看守所裏的具體情況。
有一段時間,我根本沒什麼活動的機會,一天到晚幹坐,感覺全身血氣不暢。所以就捧著這本書,一邊研讀,一邊拿根吃飯的筷子在那裏比劃,久而久之,竟學成了幾套武當劍術。
也多虧這本書,才使我在看守所待了那麼久,身體依然保持著很好的狀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我身體不行了,出來後的這一係列災難,我將拿什麼麵對!
所以我對這本書情有獨鍾,久讀之後,也有一些體會。
少林武當,一剛一柔,少林刀如猛虎,武當劍似飛鳳。
以前我喜歡至剛至猛的拳術,比如泰拳,但論及修身養性,無疑武當功夫最合適!
這把劍是早就得到了的,並非買的,而是一個生意上的朋友贈送的,據說是祖傳的。知道我好武,所以特意贈送給我的生日禮物。
但我一直沒機會使用它。
我拿劍走下門前台階,來到庭院的草地上。把劍套取下來擱在邊上樹下的石桌上,憑著記憶,我開始舞起劍來。
隻是把當初的筷子換成了真劍而已。
來回舞了兩趟,我就已經適應了節奏。
耍刀和舞劍的感覺確實不同,耍刀是力量,耍兩趟會氣喘籲籲。舞劍不同,兩趟下來,卻感覺心曠神怡,渾身舒爽!
據武當劍譜所雲,劍術有三層境界,最高境界是手中無劍心中有劍,次一級境界是,人劍合一。
簡言之,人劍合一,就是步法和身形與劍的走勢渾然一體了。這一境界不是最難,熟練之,假以時日,定可做到。屆時斂神聚氣,身隨劍走,劍與身合,不僅可達到修身養性之目的,且觀賞性極強,劍術本來是瀟灑的,所謂劍如遊龍,翩然中不失矯健。
最高境界是手中無劍,心中有劍。要達到這一境界,不是光靠勤練就可以的,要在思想上不斷領悟才可以做到。
這當然不是武俠世界裏所謂的玄之又玄的什麼境界,本質上,就是從劍術中領悟為人處世之道。
不一會兒小月也起來了。
為我沏了一壺茶,用托盤端著送到了石桌上,轉而又去忙了。
再過一會兒,曦兒也起床了。
見我在練劍,她就笑著慢慢走過來,坐在石桌上倒茶喝,一邊看我舞劍。
舞劍最講究聚神斂氣,所以我沒有看她,全神貫注於遊走的劍式上。
大概覺得有趣,她擱下手裏的茶杯,從庭院邊上的杏樹折了一根帶葉的枝條,走到我身後,也裝模作樣地跟我舞起劍來。
我舞我的,她練她的,她練一會兒,蹲在那裏嗤嗤笑一會兒。
我把一趟劍術練完,最後是九九歸一收式。
我輕輕籲出一口氣,回轉身笑看著她道:“瞎搗亂!你那哪是舞劍,分明是舞你的燒火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