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1)

赤月,自古以來便廣闊豐饒。

正如西北邊境上千裏荒漠裏的涼州牧民,無法想象江南青柳垂絛是怎生一副光景,西南苗疆重山峻林裏的苗家少年,也從來沒有見過西北的白雪皚皚是如何的勝景,由此可見一斑。

如今且不說其他地方,單看這名叫豫州的地方。

這裏北靠京畿南臨朱河,境內土地豐饒,自古以來便是個富庶的州郡。而朱河北岸的邵邊縣雖不是豫州首府,卻憑著大片平坦的河灘成了水運至京畿必到的碼頭。雖然有人說過是邵邊一地背山麵水的好格局才造成了如今的繁榮景象,可是運勢一說到底玄之又玄,對平常人家來說城後的無名山還是和自家碗裏的鮮筍聯係更大些。

雖說水運便利才造成了如今的邵邊,可是這個比尋常縣城大了幾倍的地方也不是隻有嗓門大的粗魯船婦。各地來往京畿如果走的水路,從邵邊下船最是方便。所以粗略數一下,腳踩上邵邊碼頭的人裏如果有三個是商賈,那麼就有一個是穿官袍的大人。也所以邵邊雖然與京城安陽完全沒法子比,普通的縣郡卻是不遑多讓。

來往的人多了,自然各式各樣的東西也都齊全些。旅店也好,青樓也罷,甚至連小些的郡縣沒有的學塾,邵邊都有著好幾家。縣城東南邊的安平街正是邵邊的學塾大街。與春色無邊的縣城西北相比,這裏隻有上下學的時辰才會熱鬧些。

學塾邊上有家不起眼的小鋪子,連店名的牌匾都沒有掛一塊。半新不舊的櫃麵擦得幹幹淨淨,邊角上有著常年磨擦的圓潤。店堂裏倒還算寬敞,如果不是貼牆的櫃子上擺滿了一摞摞的書,並筆墨紙硯一類的文房用具,任誰也想不到這竟是個書肆。

書肆的老板姓殷,十幾年前自知投考科舉無望,便從自家隔了臨街的屋子做起了這門便宜買賣。雖然不善經營,到底借著地利著落了一家三口的吃穿用度。

殷家老板娶了夫君後沒多久便有了兒子,十幾年來守著小鋪子和一父一子,日子過得倒也平順安樂。

轉眼間,到了長隆元年的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