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在石橋村小住了三天, 第四天便有車接他回去,想必是李老在省城提前安排好的。
葉初給李老裝了一些山貨帶走,算是感謝她在省城住的那兩天李老老兩口對她的款待。
山貨包括蘑菇、木耳、榛子、鬆子, 蘑菇和木耳是葉初讓葉荷去公社集市上買的, 而榛子和鬆子則都是葉荷在深秋後陸續在山上采的, 分別把果實扒出來, 曬幹, 然後炒製而成。
葉初分了李老一半兒,留了一半兒自己吃, 還別說,葉荷的手藝真不賴, 無論是榛子還是鬆子吃起來都酥香可口, 回味綿長。
其實葉荷的好手藝也都是這些年練出來的,因為, 每年11月,進入農閑之後, 在下雪前,村裏人都會一起進山,采各種山貨。
此時, 榛子、鬆子、山核桃等等都已經完全成熟,個個顆粒飽滿, 采回來處理,曬幹,或炒製或生食,統一上交生產隊過稱,再由生產隊統一賣給縣城的貨站。
賣的錢一半兒上交生產隊計入工分,一半兒直接發給各家各戶, 算是年前的一份兒進項。
說是進項其實也沒多少錢,到手也就五七八塊的,最多扯兩塊布,給家裏做兩身新衣服。
往年葉荷在山貨上賺的錢不是貼補在了衣服上就是貼補在了吃食上,總之也剩不下來。
今年葉荷為了討葉初歡心,覺得這麼好吃的東西哪有小姑娘不愛吃的啊,便決定都留給葉初當零食,愣是一點兒山貨都沒拿回周家,周壯固然不說什麼,但周母卻沒少罵難聽的話。
葉荷心道:往年我賺的錢也不交到你手上啊,都花在了我自己和丈夫兒子身上,你在這個吵吵吧火兒的,算怎麼回事兒啊!
葉荷懶得理會周母,便天天呆在葉初家裏,收拾收拾衛生,喂喂大黃,小日子過得別提有悠哉了。
葉初回來的第二天,午飯後,葉荷給葉初和李老泡了一壺茶,又顛顛跑出去,過了一會兒,獻寶一樣地端上來一盤榛子和一盤鬆子。
榛子和鬆子,葉初認識,記得小時候,每年這個時候,她都會在葉家的院子裏見到,成筐成筐的,不過她卻沒吃過。
畢竟這種能換錢的東西,怎麼輪也輪不到她呀!
後來分家了,她不是上學就是每天貓在家裏,每年這個時候,她一來不會進山,二來也不舍得在縣城買這種金貴的東西來吃,所以,看著葉荷端上來榛子和鬆子,葉初明顯愣了愣。
是她沒吃過的東西,沒錯了。
葉初先吃了一顆榛子,味道不錯,香香脆脆,吃了一顆還想第二顆,葉初眯了眯眼睛,嘴角不經意間微微翹起,顯然這東西她喜歡。
看著葉初心情不錯地吃了一顆又一顆,葉荷滿心歡喜,心道:這小祖宗果然喜歡,沒賣就對了!
葉荷自覺成功討好到了葉初,心滿意足地準備,不料葉初卻叫住了她,問道:“這東西不是應該統一上交生產隊賣錢的嗎?”
“也可以留下自家吃啊,其實也賣不了幾個錢,我想著你可能喜歡,今年就沒上交。”
葉初點了點頭,“這樣啊,那你往年都能賣多少錢?”
葉荷猜到了葉初可能想要給她錢,於是,她支吾地說道:“沒……沒多少錢?”
“沒多少錢,是多少錢?”葉初刨根究底。
葉荷咬了咬嘴唇,說道:“也就五七八塊的,每年價錢不太一樣。”
葉初點頭“唔”了一聲,“生產隊還要抽走一半兒吧,這樣吧,我給你算15塊錢,怎麼樣?”
葉荷連連擺手,“不用了,不用了,我天天白吃白喝的,給你弄點兒吃食還不是應該的。”
葉初皺眉,“你給我幹活兒,我管你吃喝,這是早就說好了的,至於這些,是你自己的進項,我又不差15塊錢,給你你就拿著。”
葉荷看見葉初皺眉,趕緊唯唯諾諾點頭。
她哪敢跟葉初較真兒啊,再說了,錢誰不喜歡啊,她拿了錢第一件事兒就是堵住周母的嘴。
於是,葉荷當天便抽空回了趟家,當著周母的麵拿出葉初給她15塊錢,對周壯說道:“大壯,你看,這是我那些山貨賺的錢,過年夠給你和兒子們做衣服了。”
周壯驚道:“這是葉初那丫頭給你的?她還挺大方的呀,但是花這麼多錢吃那些個,都換成糧食不好嗎?”
葉荷撓癢癢一般打了周壯的胸口一下,“什麼那丫頭那丫頭的,難聽死了,以後就叫葉初,要麼就叫初丫頭。”
周壯抓住葉荷的手,笑道:“那丫頭,初丫頭,還不是一樣。”
“那怎麼能一樣呢?”葉荷不滿地哼了一聲。
“好好好,我都聽你的,你快跟我講講吧!”周壯趕忙哄著自家媳婦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