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震住這幫古人(1)(2 / 2)

上官雲清在“死亡村”裏和沐之秋朝夕相對,沐之秋到底掌握著多少醫學知識他根本猜不透,他相信,之秋所懂得的醫術還有很多是他根本不敢想,也不能想的,對於這一點,他始終認為她是一個謎,就像一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井,她不僅僅是他的朋友,更是他的良師益友。所以,台上的比試在上官雲清看來根本就是之秋招攬隊員的一種手段,不過是想用自己強大的醫學知識徹底征服那三個年輕人罷了。

蕭逸的想法和上官雲清差不多,經曆了這麼多之後,他對他的小女人已經到了盲目的信賴程度。他不懂醫術,對醫學也不感興趣,但他知道,隻要是秋兒打算去做的事情,一定都是胸有成足的,他需要做的隻是為她鼓掌,支持她,鼓勵她,保護她而已。

所以不管對於蕭逸、上官雲清還是對於冬果和阿綠來說,這場比試在他們的眼睛裏根本就隻是沐之秋一個人的擂台,輸和贏早就在他們的意料之中了。

四個人很快就都寫好了,四份試卷同時交到張英的手裏。作為主考官,張英站在比試台上開始宣讀四個人的答卷。

“一號賽手馮遠山做了一首七言詩:石打烏頭粉碎,沙飛海馬俱傷。人參官桂嶺前忙,血染朱砂地上。附子難歸故裏,檳榔怎得還鄉?屍骸輕粉臥山場,紅娘子家中盼望。雖說這首詩的意蘊有些差強人意,也有些不工整,不過,詩裏卻用了烏頭、海馬、人參、官桂、朱砂、附子、檳榔、輕粉和紅娘子九味中藥名,符合比賽規則,通過!”

沐之秋微笑點頭,不錯,這個馮遠山雖說有些兒女情長,但卻也有滿腔理想抱負,隻是胸懷大誌報國無門罷了,就衝著他這份敏捷的思維和滿腔熱血,便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果然才子都是有些傲骨的。

顯然張英對這個馮遠山也十分滿意,衝他頜首後便拿出第二份試卷宣讀起來:“二號賽手阮俊傑寫下的乃是前人的一首詩詞:雲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吹散沉香。離情抑鬱,金縷織流黃,柏影桂枝交映,從容起,弄水銀塘。連翹首,驚過半夏,涼透薄荷裳。一鉤藤上月,尋常山夜,夢宿沙場。早已輕粉黛,獨活空房。欲續斷弦未得,烏頭白,最苦參商。當歸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這首詩詞雖不是阮俊傑原創,但詩裏卻含有十味以上的中草藥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借古論今,也算難能可貴,通過!”

這首詩沐之秋以前讀過,是辛棄疾的《滿庭芳》,確實是一首含著十幾味中草藥名的好詩,不但符合題意,還將自己的遠大理想隱喻其中,阮俊傑這個人即便自己不招攬,日後也不會是個甘居人下的人。

三號賽手沐之秋留意多時了,這就是先前猜燈謎的二號,他下筆總是比前兩個人慢半拍,但表現絲毫不遜色,相反還更加出色一些。所謂慢工出細活,作為一名醫生,手術刀下就是患者的生命,需要的不僅僅是匹夫之勇和滿腔熱血,還需要絕對的實力過硬的醫術和強大的心態,這份穩重相比馮遠山和阮俊傑便多了些踏實,這樣的人更具備成為權威專家的潛質,他也是沐之秋最看好的一個。

張英顯然也對這個年輕人頗為上心,拿起考卷前不由多看了他一眼,這才宣讀道:“三號賽手倪天淩寫的是一首五言詩:江上秋已分,林中瘴猶劇。畦丁告勞苦,無以供日夕。蓬莠獨不焦,野蔬暗泉石。卷耳況療風,童兒且時摘。侵星驅之去,爛熳任遠適。放筐亭午際,洗剝相蒙冪。登床半生熟,下箸還小益。加點瓜薤間,依稀橘奴跡。亂世誅求急,黎民糠籺窄。飽食複何心,荒哉膏粱客。富家廚肉臭,戰地骸骨白。寄語惡少年,黃金且休擲。妙哉!妙哉!”

但凡懂一些詩詞歌賦的人都能聽出這首詩對仗工整,意境清晰,將中草藥名隱含在其中,卻心係蒼生,視功名利祿為糞土,比起馮遠山和阮俊傑雖少了份淩厲和銳氣,卻多了慈悲之心。醫者父母心,治病救人救的隻是人不是命,倘若醫術再好,沒有一顆博大寬容的慈悲之心,最後也會沉迷於榮華富貴和虛名逐利中。

此人果然沒有讓自己失望,沐之秋再看向倪天淩時,目光中便多出不少欣賞。

倪天淩對沐之秋十分好奇,從這個叫賈沐之的少年手足並用地爬上比試台時起,他就有種很奇怪的感覺,自己今後會和此人息息相關。他不知道這種感覺是從哪裏冒出來的,但卻能從賈沐之強大的氣場中感受到,而且絲毫都不懷疑。

說實話,倪天淩從來沒有遇到過賈沐之這樣的人,那般狼狽地爬上台卻絲毫不介意眾人的目光,仿佛那些隻注重表象的人都是跳梁小醜,而他在爬上比試台之後隻是瀟灑地拍拍身上的塵土,依舊談笑風生,那股強大的自信根本不敢讓人嘲笑他,甚至會讓人產生出莫名其妙的念頭,所有的人都應該以那種姿態爬上比試台才對。

這樣一個鑽石般閃閃發光的少年,不但有著洞悉一切的淩厲和敏銳,還帶著一股俾睨天下的霸氣,不由自主地就能讓人高高仰視他。所以倪天淩很期待賈沐之的表現,他的目光和注意力也一直停留在這個風華絕代的少年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