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聖上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劉一凡問這個問題其實純屬好奇。
當今聖上李世民,千古一帝,天可汗,精彩的一生足以用兩個字來形容“開掛。”
沒錯,開掛一生。
沒有登基前,隨著李淵南征北戰,善於用兵,並且立下赫赫戰功,為大唐的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登基後更是創建了貞觀之治,對內以文治天下,對外以武開疆擴土。並且精簡政府機構,改革三省六部,無不是風光偉績。
可劉一凡認為這都是後世人對這位千古一帝的看法,都是流傳下來的風光。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他會不會是個話嘮。會不會是個醜八怪。
真的是龍鳳之姿,天日之表?
在政治上,真的會既往不咎,知人善任,從諫如流,整飭吏治?
經濟上,薄賦尚儉,為政謹慎?
這一切的一切,在劉一凡的腦海裏一直是一個問號。
在曆史的長河中是真的有這麼一個厲害的人物,還是為了迎合權貴,才撰寫的史書。
劉一凡不穿越當然也不操這份心,但現在穿越到了大唐,還是武德九年,這眼看就要進入貞觀之年了,這好奇心真的是再也忍不住。
到底這樣的帝王是個什麼樣的人?
這個問題還真的難住李世民本人了,他萬萬沒想到會是這樣的一個問題,一時語塞,支支吾吾半天沒有說出半個字。
最後憋了半天說出一句:“當今聖上你也敢討論!”臉上中似有長輩教育晚輩的神情。
劉一凡不以為然,嘿嘿的笑了兩聲說道:“你不是皇親嘛,你當我傻啊,跟誰都討論這個。”
“皇親也不能隨便議論皇權。”李世民苦笑道。
“是嗎?我一直以為當今聖上是仁義之君,不拘小節,對忠臣可以直言進諫,對百姓可以傾聽心聲。”劉一凡失落的說道。
李世民看向尉遲恭和程咬金說道:“你倆覺得呢?”
二人一愣,隨即一同說道:“沒見過,不知道。”說完又埋頭吃了起來。
長孫皇後饒有興趣的看著李世民,自己的這位夫君可以說是走上了人類的巔峰,可對這小劉先生似乎有一點束手無策,不僅好笑,想要看看李世民能做出什麼應對,有一些幸災樂禍的感覺。
李世民自然不會被這種讚美的話語給迷惑,平常實在是聽的太多這樣的話。
可今日不同,這是一個市井之人所說的話,真真切切的可以體現出他這位帝王在百姓裏的心中位置。
與那些平常聽到的文武百官所說的意義不同。
隨即蹙眉深思起來,數息後抬起頭認真的說道:“當今聖上自然是開明的皇帝,之前在朝堂之上,便對文武百官說道,他是鼓勵大家批評他的決策和風格,可見氣度非凡。”
說完,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看了一眼長孫皇後,頗為尷尬,這還是自己頭一次當著眾人的麵誇讚自己。
劉一凡心想居然還真有這事,看來曆史書也不是全都騙人的。
李世民心想居然已經開口了,那就說到底,硬著頭皮接著說道:“我早些年倒是真的目睹過聖上的風采,實話說,當真佩服聖上的氣質與英姿。”
“那一次是去城外打獵,聖上力大無窮,手中握著一把兩米長的巨闕天弓,那時正巧有一群野豬奔跑出來,聖上興致盎然,四箭射殺了四隻,還有一隻衝到了麵前,我等驚慌失措的同時,聖上拔劍衝上,毫不畏懼,與那野豬搏鬥,一劍砍殺了野豬,而且毫發無傷。”
劉一凡愕然,隻知李世民軍事才能出眾,沒想到武力值也如此了得,自己一直以為他是靠手底下那些英雄豪傑來衝鋒陷陣的呢。看來自己受隋唐英雄傳的影響不小啊,於是說道,
“沒想到聖上武力如此厲害,不僅才能過人,這膽量更是令人佩服。”
說罷,給李世民把酒杯斟滿,自己到了一杯,二人一飲而盡。
李世民聽到劉一凡如此說,心中開心無比,美酒下肚更是來了興致,又說道,
“這算什麼,聖上那英勇的事跡真是說也說不完,從雁門關,再到晉陽起兵,哪個不是他衝在最前頭。”
“唐朝建立後,領兵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等割據勢力,拜天策上將,封秦王,立下的何止是僅僅戰功那麼簡單。”
李世民越說越興奮,細數著自己的經曆過往,往日的過往慢慢的浮現在眼前。
劉一凡沒有說話,一直靜靜的聆聽。
“而且,還有一事世人不知。”李世民故作高深莫測的姿態,端起已經喝光的酒杯。
劉一凡立馬明白意思,起身彎腰為李世民斟酒。
李世民笑著點了點頭說道:“這件事就是,當時因為聖上立得軍功太多,又都是大功,所以那時出現了一個狀況,那就是封無可封,賞無可賞的境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