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倫斯在演講現場被刺客當場擊殺,他的保鏢卻又馬上把刺客擊斃。這件事情,本來就像曆史上任何一次完美無缺的政治刺殺一樣,已經圓滿地畫上了句號。當事人已經死了,保鏢的動作份屬本分,如果說有陰謀,隨著刺客的身亡,從動機到刺客背後的陰影,都已經被消除得幹幹淨淨。總之,這是一次超完美的刺殺行動。
但是,任何事情都可能有例外。即便是羅斯切爾德家族已經習慣了這樣陰謀的執行,但誰會想到,當勞倫斯倒下的時候,他正在描述自己可能會遭遇的謀殺,而且已經把凶手描繪的清清楚楚,目標直指羅斯切爾德家族。
絕大多說美國人,通過電視直播和互聯網絡目睹了這一次短促的預言事件。空前的群情激奮在少數幾個用心良苦的政客的指引下,已經入烈火燎原,正在熊熊燃燒。
再加上勞倫斯一直以來,他都在用演講的形式揭穿所謂美國股市危機的真相——國際銀行家們要想方設法的剝奪民眾的財富!這樣一來,一向崇尚自由民主的美國人,當他們發現自己竟然真的是活在一個被少數國際銀行家操縱的國家時,他們出離憤怒了。
盡管《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這樣的大報,盡管CNN這樣的超級電視媒體,他們的老板,無一例外都是美國外交協會這個國際銀行家組織的協會成員,盡管他們在一開始試圖彈壓所有的不符合國際銀行家利益的聲音。但是,在無聯網無處不在的世界上,來自網絡的聲音首先出來了,然後幾乎沒有任何停頓,彙聚成了滔滔洪流。
當掌握著美國居大多數無聯網資源的外交協會成員發現網絡上的變異時,時間距離勞倫斯參議員遇刺,不過才經過了短短的三十分鍾。他們試圖關閉網絡,借口是網絡擁堵。但這時候,無數優秀的互聯網工程師,他們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切一般,已經將網絡的鏡像指向了印度,指向了那個同樣擁有著無數優秀互聯網工程師的國度。
誰都不知道,究竟是哪一個工程師作出了最先的預判,通常來說,技術人員對於政治事件是相對遲鈍的。在最後,當人們清算整個事件的經過,想尋找那個無名英雄時,專家們這才發現,那個最先動作的工程師,他應該是具有無比強大的技術力量——因為,在龐大無比的互聯網絡上,憑著全世界最優秀的人才集中的努力,竟然找不到那個無名英雄的痕跡。
誰都不會知道,在浩瀚的網絡資源中,有一個強大的存在,它叫做有福。隻有曾經在傑克.李的網絡外曾經和有福楊笑笑聯手對戰過的那三個超級黑客,他們隱隱約約猜到了可能性。但是他們什麼都沒有說,什麼都不敢說,因為,在那次入侵失敗後,他們甚至連想起那個強大的怪物的勇氣都沒有!
美國各大洲的州長,美國國會的議員們,他們其實也是了解國際銀行家那些真相的。現在,在群情激憤之下,他們不得不站出來,表示自己的態度。盡管他們中多數人隻是做做樣子而已,但卻是還有約三分之一政客,他們是真心誠意的想借此機會,講貨幣發行權收回到政府的手裏,真心誠意的希望美國借此機會,可以擺脫一百多年來,始終放在脖子上的枷鎖。
這其中,尤其以共和黨參議院,勞倫斯事件的主角——勞倫斯,他的弟弟,小勞倫斯最為引人注目。
因為哥哥的遇刺,小勞倫斯挺身而出,同樣身為國會參議院的他,利用手裏的人脈資源,利用民眾越來越高漲的情緒,向國會提交了永久性解散美聯儲的議案。這個厚達二百多頁的議案中,不僅曆數了國際銀行家對美國人民財富的掠奪,還用詳盡的資料,展示了羅斯切爾德家族在瓦解東歐和前蘇聯,製造東南亞金融危機等一係列事件中的核心作用。
總之,勞倫斯事件既是西蒙.羅斯切爾德沿用家族伎倆,對不滿國際銀行家幕後統治的政客實施的一次打擊,但同時,也是美國政界多年來對國際銀行家隱身幕後,發號施令的一次集體反彈。這次事件中,非常不同尋常的,是互聯網絡上神秘的煽動者和小勞倫斯向國會提交動議的速度之快——他於事件發生的第二天上午就提交了這份厚厚的議案,看上去,如果說策劃勞倫斯事件的,如果是小勞倫斯,這個解釋更符合整個事件中所有的巧合以及時間上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