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鄉民還編了很多海神大人和文神大人情投意合、濃情蜜意的故事,大家幹活兒休息時,最愛聊的也就是他們倆的傳說故事。
有鄉民試探著去問蔡大人,楊碧蘿和蕭白楊是不是他們傳說中的神仙大人,偏偏蔡大人每次都一副很高深的樣子,捋著胡須,頻頻點頭,一副天機不可泄露的神情,又什麼話都不說,鄉民就更確定了。
關於楊碧蘿和蕭白楊的故事在當地越來越多,人們也越來越篤定他們就是天上的神仙,慢慢開始自發的為他們修建開神廟了。
修建書院之餘,鄉民們七湊八湊湊到微薄的一些錢款,在每天工作之餘,為神廟添磚加瓦。
很快,書院和神廟一起完工了,書院和神廟挨得很近,隻一牆之隔。
書院是楊碧蘿出錢,蕭白楊畫圖監督修建成的,裏麵各種教學設施一應俱全,建築大氣中不失秀麗,學堂圖書館、亭台樓閣一應俱全,楊碧蘿直接給書院起名“樂天書院”。
書院內學堂可容納幾千人同時聽講,每間教室楊碧蘿都在講台後和左右兩邊各設置了一張長三米,高一米的白布。
這些白布很是神齊,用毛筆沾水在上麵寫字,字是黑色的,而水幹後,布又恢複成以往的白色,沒有半點痕跡,所以在教學時可以反複利用,楊碧蘿給這布起名“白板”。
這當然是楊碧蘿按照穿越前學校的黑板原理製作的,她將每張白布煉製成了一件小法器,方便課堂的教學。
更神奇的是,每間教室的這三張白布,隻要在其中一張寫字,另外兩張也會顯現出同樣的字跡,大大的方便了後麵看不清的學子。
學院內的圖書館圖書更是汗牛充棟,所有圖書都是楊碧蘿和蕭白楊騰雲駕霧去江南繁華城鎮運回來的。
圖書館內還設置了很多自習室,自習室內桌椅齊備,每張桌上都設置了一盞燈火,所以學堂內學子們無論白天晚上都可以在自習室內讀書。
學院不僅僅招收當地想要學習文化、考取功名的學子,也對當地的普通百姓免費進行掃盲工作。
為了更好的宣傳學院,讓當地的百姓在工作之餘,都來學堂掃盲學習,楊碧蘿在學院開始啟用當天特地召開了一個學院建成典禮。
典禮當天,書院內操場上,所有入學學子都穿著統一的校服,淺藍色長衫,腰間佩戴藍穗白色玉佩,玉佩上寫“樂天書院”。
除了書院內的正式學子,在蔡大人和王裏長的要求下,當地所有普通百姓也都到場了。
大家都站在學院操場上,烏央烏央全是人頭攢動。
有人說:“聽說書院隻要用幾條魚就可以做束脩,我也要讓我兒子進學院學習,萬一將來考取了功名,這可是祖墳冒青煙的事啊!”
旁邊人說道:“我準備把我女兒也送進學院裏。”
有人問道:“女娃娃讀書有什麼用啊?”
一個婦人說道:“誰說女娃娃讀書沒用?人家海神大人都說了,學成以後可以留校做夫子。”
有人驚道:“女夫子?我的天!”
婦人瞥了他一眼,說道:“海神大人不是女人?女人連神仙都可以做,做個夫子有什麼不可以?”
另外一群婦人七嘴八舌說道:“就是!女人也是人,不比你們男人差什麼,不能考取功名,也一樣有用武之地!”
一個漁民聽她們爭論的熱鬧,問道:“女娃娃也能進學院學習?”
一個中年婦人說道:“連我三四十歲的婦人都能進,更何況女娃娃?海神大人說了,進學院不分男女。”
漁民聽得眼睛都笑彎了,說道:“這可太好了,回頭我把我那小女兒也送進來,過去隻有大戶人家才能給女娃娃在家裏請個先生,識幾個字,現在咱們漁民的女兒也能讀書了!”
一人接道:“那還不是仰仗海神大人和文神大人!不但救咱們於危難,還花錢給咱們建學堂,你們看看這學堂建的多氣派!”
有人說:“是啊,是啊!聽說文神大人要親自授課,在這兒的學子,想考不上功名都難!”
一人道:“哎呀,等我兒子高中了,就再也不用作漁民了!”
一個中年漢子說道:“等我將來高中了,一定要好好建設咱們瓊州,不讓外人說咱們這兒是窮山惡水!”
有人側目看著中年漢子,說道:“老李你都三四十歲的人,你這個歲數大字不識一個,還高中?”
老李很不忿地說道:“誰說三四十歲的人就不能學習,不能高中了?我偏要高中一個給你們這些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