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母聽著有些悲憫,也不知道在想什麼,隨後輕聲一歎。
“她也是個可憐人。”
江兮聞言,抬眼看向母親,笑道:“人家是出身名門的千金小姐,哪裏需要我們來悲憫?就算要保胎,也有排了長隊的醫護人員幫忙呢,倒不用擔心。”
江母感慨道:“女人啊,有些事情生來就是公平的,不管你出身什麼樣,就拿生育來說,有些人就能順利懷上順利生下,有些人就是難以懷上,有的懷上了也難生下。”
江兮笑笑,江母問:“她來找你問保胎的事兒,那能問出什麼來?你們根本上就不一樣,一個是年紀,一個是生活習慣。嘉年那位大侄女兒啊,我看就是活得太精細了。有些事兒,物極必反,你懂的吧?”
鄉下的婦女,哪個不是孕前孕後幹活兒,誰家兒媳婦都是挺著大肚子在田間地裏幹活兒,那多累啊?
現在人是越來越精細,以至於最本能的事兒卻都沒辦法做。
“她也是太擔心了,其實也沒有想過要從我這裏問到什麼合適她的方法,她應該知道我們懷孕初期不太一樣。”江兮說。
“也是,太在意這個事兒,一剛懷上,那肯定是很擔心。因為很緊張這個孩子,那必然是想到什麼都會去做。”江母道。
江兮點點頭,抱著盛與熙,左看右看,忽然間生出一種恍然如夢的感覺。
這小子是她生出來的?這就是她生命的延續?
盛與熙手跟腳丫子在揮舞,一下一下抓著江兮的衣服,嘴裏哼哼唧唧的,興奮得很。
江兮笑起來,“盛與熙,你能不能長快一點,嗯?”
她用額頭抵著盛與熙的額頭,母子倆互動溫馨又有愛。
盛與熙眼睛雪亮雪亮,小臉兒肉嘟嘟的,樣貌越來越清晰標誌,可比剛出生那會兒一臉的嫩肉可愛多了。
也不過就幾個月,這孩子的樣子已經翻天覆地好多次變化了。臉上雖然肉肉依然不少,但是越來越可愛越來越辨得清楚這臭小子的五官是什麼樣了。
江兮抱著孩子上樓,江母問:“是要讓他再睡一會兒?”
“嗯。”
“先喂一次吧,早就哼哼了,可能是餓了。”江母道。
“好。”
江兮帶著兒子上樓,以前沒有孩子,感覺孩子也就是那麼回事兒唄。但現在有了孩子,是越來越被這臭小子絆住腳。
不是被迫,而是心甘情願。
以自己的想法,她應該早就去公司上班才對,可一看公司的氣氛,再看家裏嗷嗷待哺的幼兒,索性心一狠,依舊留在家裏伺候這祖宗。並且每天還不覺難受,奶孩子現在成為了她最熱愛的一件事。
江兮很想再回朝華社,但朝華社現在在裁員,整個公司都動蕩沸騰,鬧得人心惶惶。連陳菲妍都有點混不下去,打算主動請辭,回家自己開個店作為退路,那她又何必再往裏麵擠?
再者,朝華社老總換了人,公司很多製度發生了變化。以前最追求的匠心精神變了味,開始與別娛樂化公司一爭長短,癡迷於流量和利益。這與很多持有正義、抱負的同仁堅持的精神背道而馳。
這一點,也是江兮一直猶豫沒有立刻回去的原因。
沒有回朝華社,但人生卻給了她意外之喜。
她曾經還在學校時期就開始經營的公眾號,現在關注人數已經高達十多萬,成為名副其實的百萬粉絲大號。
然而她這個號並不是用來賺錢,也從沒想過要轉型做自媒體。當初無意種下的這棵樹,在她不經意間已經枝繁葉茂。所以,她打算開始做自媒體。
反正,自美腿也沒有背離她最初的專業,她依然是媒體工作者,依然也可以為真相說話。
並且,轉做自媒體之後,她的說話權將無限放寬,新聞視角更加開闊。可能,這才是她真正想要堅持做的東西。
所以,再想好打算轉型之時,第一個合作的人,她就想到了陳菲妍。
這位她的室友,她的同事,她的閨蜜姐妹,現在又成為她的戰友,將開始她們二人在自媒體界摸索之路。
這天,江兮在寫了一份介於正式和非正式之間的策劃書後,郵件飛給了陳菲妍,緊跟著陳菲妍回了她一通電話,就說兩句話,第一句話是“我相信你”,第二句話是“我現在就離職”。
就這樣,一件大事兒被她們辦得跟簡單赴約的小事兒一樣。
兩個人最初也沒有簽什麼勞動合約,決定幹這個事兒之後,就開始做選題,她們都是從民生記者出身,對社會新聞的敏感度高於常人。兩人一個晚上寫出了四篇稿子,陳菲妍稿子交給江兮,江兮簡單修改後,就發在了公眾號上。
婚姻、情感、雞湯類的公眾號最受人歡迎,而江兮的公眾號“盛世江山”最初發的都是她做新聞的隨筆,以及她對諸多新聞事件的闡述和想法,所以這就囊括了所有分類,這為她們現在的轉型打下了非常深厚和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