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春風得意馬蹄疾,金殿問對得帝心
和趙宇吃了飯之後,兩人回到了客棧,由於陳忠大病初愈,所以趙宇也沒有打擾他,讓他自己多多休息。
趁著這個機會,陳忠把自己腦海中的記憶整理一下,雖然不能記起所有的東西,但是多多少少也是知道了自己的大概事情,有利於自己在這大明王朝好好的活下去。
當時辰剛過寅時,禮部主事韓應臣就來了,他今天的任務就是指導陳忠一些禮儀。
不過此時遇到了一點麻煩——陳忠不會騎馬。
在現代戰爭中,可以有戰術,可以有戰略,可以有近身搏鬥,可以有冷兵器,但是馬這種交通工具已經算是在戰爭中淘汰了。
擺弄了好一會兒,才讓陳忠坐了上去,但是也僅僅限於坐上去而已,要想讓馬走,還要一個人在前麵騎馬,牽著韁繩。
一邊走,韓應臣就一邊解釋宮中的禮儀,不許奔跑,不許大聲等等。
不一會兒,就來到了皇宮門外,此時,所有的進士都來到了這裏,然後各自打著招呼。
趙宇也在人群中,見到了陳忠,頓時抱拳一笑,陳忠也是點頭示意。
大概站了天亮時分,早朝散了,這才輪到這些新進的進士上殿。
“皇上有旨:宣新進進士上殿。”一位頜下無須的公公唱到。
陳忠作為一甲第一,自然是第一個上殿的,後麵跟著一甲第二,一甲第三……
站的位置,韓應臣已經告訴過他了。陳忠站在了大殿台階最左的最前方,作為狀元位置。
在行大禮之前是不可以抬頭的,否則就是逾禮。陳忠老老實實的行了大禮,雖然有點不習慣,但是大丈夫能屈能伸,而且行大禮的又不是別人,而是我華夏自己的皇帝。
“吾皇萬歲”
朱佑樘今年十八歲【未滿,他是7月3日生的】,卻是已經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的皇帝,和所有的年輕皇帝一樣,朱佑樘希望自己能夠把國家的治理的很好。
一般說來,隻要是沒有外戚和宦官的掣肘,年輕的皇帝多多是有所作為的,像漢武帝劉徹,唐高宗李治,宋仁宗趙禎,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這些事有好的作為的,還有朱允炆,這是瞎折騰的。
但是總結出一點,年輕的皇帝有幹勁。
朱佑樘更是將這發揮到了極致,成化年,朱見深多年不上朝,早朝名存實亡。到了弘治,朱佑樘不僅要上早朝,由於許多事務要處理,所以後來還有了午朝,更有廷議等等。
而且,據說這個皇帝隻有一個老婆……
好吧,以上都是閑話。
朱佑樘今天還是很高興的,今天他將見到自己當皇帝的第一批進士,這些都將是以後的重要的臣子,於是急忙招呼眾人平身。
待得眾人平身,朱佑樘便一個個看過去。
俗話說,五十少進士,大殿上的,多是四十多,五十多的人,三十多的也不少,二十多的鳳毛麟角,不是二十七八,就是名次靠後。
其實,朱佑樘也早有了心理準備,但是,一抬頭,卻是發現自己最左邊的第一位,卻是一個年輕的不能在年輕的人。
“狀元陳子賢,竟然如此年輕。”朱佑樘心中頓時欣喜“:朕是憑著出身,十八歲就到了今天的地位,而他卻是憑著自己的本事,著實不易,朕不如。”
然後一個個往後看去,卻是發現了趙宇。
趙宇今年二十三,雖然不如陳忠一樣年輕的不像話,但是也是鶴立雞群。
“這個人也是如此年輕,看來我大明朝果然人才濟濟。”朱佑樘想到“:二十出頭就進二甲第三,也比朕強。”
看完了之後,朱佑樘便讓掌印太監蕭敬宣讀旨意。
今天的這道旨意是賀喜的旨意,然後是綬官。
“擢一甲貢生進士及第,二甲貢生進士出身,三甲進士同進士出身。”具體官職,是三日後經過大家的商議後再授。
然後就是各位才子們的表演時間了。
為了取悅於朱佑樘,每個人都下了一般功夫。
唯有一個人除外,陳忠——他不知道接下去要幹什麼。
“皇上,學生許康,字景明,向皇上獻詩一首。”這不,從大殿的幾乎最後麵,走出來一個人。
朱佑樘也是有點詫異,按道理,應該是最前麵的陳忠說話的,這麼做,有點挑釁意思,如果陳忠狹隘一些,說不得就要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