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李東陽寸步不讓,陳子賢夜潛敵寨
等烏瑟爾出去之後,陳忠就進來了,他在外麵早就聽到了談話的內容,所以不需要再問了。
陳忠對著李東陽道“:大人,計策已經進行了三分之一了,大人應該找這個李芸談一談。還有,萬一她沒有和她兩位叔父對抗的心思,大人還要設下一計才行。”
“無妨,你我二人合力,一個拌黑臉,一個拌紅臉,威逼利誘加上好言相勸,她一個十四歲的娃娃,哪有不就範?”李東陽道,不過說完,就發現陳忠似乎也是隻有十八歲,而且還是沒滿的,這比小娃娃好不到哪裏去,最多也就是大娃娃。
“咳咳,和子賢相處的久了,越來越覺得子賢心性和少年人不符合。”李東陽連忙尷尬的咳了兩聲道。
陳忠心中卻是一驚,這才發現,自己似乎表現的太過於人情了,看來自己還是不太行啊,還需要曆練,對,曆練,必須要有更加深的城府才行。
不過,轉念一想,自己才十八,那麼深的城府幹什麼,搞的跟個老狐狸似的,實在是不太好啊。算了,不就是年輕鋒芒畢露一點,別木秀於林被風摧毀了就是了。
“明日,就是正式的談判,相信我們的條件他們會接受的,不過,肯定也會索要一點好處。當然,如果不太過分,我李東陽也就代表大明同意了就是。”
“大人,下官有一言。”
“哦?你說。”
“明日不管他們提出什麼條件,都不能接受!”
“……雖然我朝太祖有遺訓,不割地,不賠款,不稱臣,不和親,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但是,卻是也不能一點步也不讓,卻是也是不太妥的。”
“不,大人誤會了,我們絕對不能答應除了國書上的任何條件。”陳忠道“:大人,此時,絕對不能表現出一絲一毫的退讓。”
“哦?為何?”
“大人請想,我們現在已經改變策略,讓韃靼變成三國鼎立局麵,已經沒有必要讓用退讓來讓他們簽下國書了,即使他們不簽國書,他們一樣會鬥起來。”陳忠道“:此是其一。”
“哦?還有其二?”
“其二,此舉必然大大鼓舞邊關將士和我朝千萬百姓的民族之心,為我大軍北征找得軍心。”
“其三,我們現在就必須要改變態度,以後我們與其他的外國才會不要那麼多的扯皮,有我們這個前事之師在此,後人可還有臉麵投敵勾結嗎?”
“……子賢思慮的是,當是如此。”
當下兩人便回各自的營帳睡下。
第二日,即三月二十八日。
李東陽是此次使團的主使,所以他來到議事的大帳之中,帳內,韃靼可汗烏顏爾和四個元帥加上大將軍,一共六個軍方首腦,加上文官的丞相兩人,一共九人,便開始討論。
陳忠並不關心李東陽在裏麵幹什麼,錦衣衛的宋河已經找到李芸的具體位置了。
“你是說,她被軟禁了?”陳忠道。
宋河點了點頭道“:是的,陳大人,她被烏顏爾軟禁在距離此地東麵七十裏的一座大寨裏麵,是從七八歲就軟禁在那裏了,距今已經有六年多了。”
“大寨是個什麼地方?”
“是一個交通樞紐,鏈接東西,商貿卻也是很繁榮的。”
“防衛如何?”
“自古商貿之地,即使防衛再森嚴,也不太會對商賈細細盤查的。”
“那李芸的身邊,有多少人監視著?”
“不會多,但是也不會少,應該在一百到兩百人左右。”
“整個大寨有多少人防守?”
“不足一千,但是我們不能攻打大寨,這很容易暴露。”
陳忠點了點頭“:你說的沒錯,我們的一舉一動,一樣有人監視,說不定現在不知道什麼地方就有人盯著我們,隻是不知道我們說什麼而已。”
“這個,不知道李大人和陳大人找這個李芸所謂何事?”
“也罷,你是錦衣衛百戶,有權知道,當然,你要把這些告知皇上。”
“這個是卑職的職責。”
“事情是這樣的.........”
——————
“我們基本上同意國書上的條款,但是卻也有一些小小的意見。”吳尚道“:我們這幾年不去打草穀,所以這糧食,希望大明能夠提供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