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處置交接離浙江,長途跋涉赴桂林
陳忠再次的領旨謝恩。
浙江同知變成桂林知府,也不知道是升官了還是被流放了。
不過好在,朱佑樘還是補償了不少東西,就連那便宜老爹,都升官了。
雖然戶部主事和同知都是正五品,但是戶部主事最多也就在六部裏麵轉來轉去,最後的前途基本到了侍郎就沒路了。
但是同知不同,這是地方官,有了地方官的資曆之後,陳朔就有可能調入京城的各個位置,前途也不止一個侍郎了。
拋開了一切思緒,陳忠召集了趙家人開了一個會。
“陳某不日就要前往桂林,諸位不知道有何打算?”陳忠問道。
從根本上,陳忠是希望他們一起去的,但是,他們都不在是一個,都有了自己的家小,事業,更何況,他們都五六十歲的人了,不願意長途跋涉也是正常的。
趙堅笑了笑“:大人,我趙堅既然誓死追隨大人,自然是以大人馬首是瞻。”
“可是,你的妻女。”陳忠問道。
“大人放心吧。”趙堅道“:我們趙家村,或許有的人有自己的事業,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妻子兒女,但是,他們絕對會願意跟隨大人的。”
“至於家小,如果是兒子,那就讓兒子呆在這裏,如果是女兒,就比如老夫,就帶著她們一起也就是了。”趙堅嗬嗬的笑道“:至於老夫的兒子,還小,就不考慮在內了。”
趙老四也點了點頭道“:我已經跟我兒子說了,我會跟隨陳大人的,要他留在這裏。”
陳忠站了起來,行了一個鞠躬禮“:諸位的忠義,忠永不敢忘。”
“大人,這一切是我們的自願。”趙大力說道“:跟隨大人,也是全了我們的忠義,以後,如果去見先輩們,我們也可以無愧了。”
陳忠默然不語,但是,他們的恩情,永記於心。
“既然如此,麻煩大家收拾一下,三日之後出發。”
“諾。”趙家的人齊齊應允,然後回去收拾去了。
陳忠看著他們的背影,默默不語。
——————
浙江新的布政司已經任命了,是一個老人,據說是要退休了,所以在這裏混最後幾年。
新來的老人,是浙江布政司左布政使,原來的布政副使,升了右布政使,其他的浙江的官兒,大多數都升級了。
不過,也有例外。
就是在陳忠的“人民代表大會”裏麵,認為做的最差的那個人,被陳忠毫不客氣的革職了。
什麼叫做執掌浙江,就是浙江的一切都是你說了算,你就是浙江的小皇帝。
這是朱佑樘給陳忠的麵子,而陳忠也要給朱佑樘麵子,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絕了,不要把自己真的當一個皇帝。
但是,陳忠不動那麼一點點權利,又有些看不起朱佑樘的意思。
什麼?執掌浙江,你都什麼都不做,那你要幹嘛?真的要當皇帝嗎?
所以,陳忠就把那個倒黴蛋革職了,算是殺雞儆猴,也算是為民除害吧。
除此之外,陳忠暗自把趙宇從錢塘縣令,升到了杭州通判,算是不大不小的升了官兒,並且給新的杭州知府打了招呼,要他照顧一下,但是不要太明顯。
杭州知府自然是會意。
趙宇是一個真君子,或者說,有點兒迂腐,所以,這種事情,還是瞞著他的好。
然後,楊治升到杭州千戶做了副千戶,陳忠也給了浙江都指揮使打了招呼。
至於燕盛,他還要考科舉,所以就沒有太過分的升他官兒,隻是把他弄了一個監察禦史,算是為他鍍金。
基本上,所有的事情就結束了,陳忠站在錢塘湖麵前,看著那一波波的浪潮,一時間思緒萬千。
於謙,俞大猷,戚繼光,這一個個熟悉的名字閃過腦海,他們都是明朝人,雖然所處時代有所差異,但是都是在這片大海上奮鬥過。
於謙的一首《石灰吟》,可謂代表之作“粉身碎骨猶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一句,字字珠璣。戚繼光更是以一句“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揚名天下。俞大猷更是一代兵王,和戚繼光共稱“俞龍戚虎”,兵法武藝嫻熟。
和他們一比,陳忠目前的成就不過是滄海之一粟。
但是,陳忠還年輕,年輕就意味著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