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醫術之爭(四)(1 / 2)

的確,對於文征世在年輕的一代上的醫術的造詣,可以說,在金文忠的骨子裏,就有著那樣的一種的盲目的信任。

不過,同樣,黃道明也是對於吳丹文,有著屬於他的那樣的巨大的信任,因為,在黃道明的眼裏,可是無比的清晰的看到了屬於吳丹文的那樣的一種的巨大的努力和付出。

但是,有信心其實對於結果,是完全沒有任何的一種的作用的,一切的根據,都是要看最後所得出的結果。

沒過了多久,文征世和吳丹文兩個人,就都已經是完成了他們的作答。對於中醫,可以說是無比的嚴謹的一門的學問,所以,隻能夠寫出他們完全有把握的藥材,沒有感受出來的藥物,是完全不能夠寫上去的。

要知道,雖然可能是那樣的一絲的藥性的微弱差別,導致的後果,可能就是不可想象的。

在這樣的一種的情況下,所以,就算是吳丹文和文征世兩個人的求勝心再過的強烈,但是,在這樣的一種的考核之下,還是會表現出那樣的一種保守和嚴謹的態度,這樣的一種的態度,其實,就是每一次從醫者的最後的底線。

沒錯,在人命上,是絕對容不得有半點的冒進和意氣用事的,每一個從醫者,都明白這樣的一種的態度,這是一種對於生命的最大的敬畏。

在麵對生命的時候,每一個人的地位,都是無比的渺小的,最為和生命一直保持這那樣的一種無比的親密的關係的醫師來說,這樣的一種的態度,其實,也就是他們所最應該擁有的。

吳丹文和文征世兩個人,都逐漸的停下了手中的筆,他們已經是盡自己的可能,將自己所能夠品味出來的所有的藥材,都完全的寫到了這樣的一張的紙上,如果說,之前是因為來自於自己的那樣的一種的對於比試的專心致誌,所以放下了所有的壓力。

那麼,在這樣的一個的時候,所有的壓力,又重新的回到了吳丹文和文征世兩個人的身上,可以說,此時的吳丹文和文征世兩個人的內心,都顯得是無比的煎熬,就像是等待著自己的考試成績的小學生一般。

的確,這樣的一種的焦急的心情,在實力相似的人的身上,體現的猶為的明顯。

對於吳丹文和文征世兩個人的那樣的一種的焦急的等待,那麼,黃道明則是顯得是無比的悠閑。

黃道明在公布答案之前,自然,是要去介紹一下,來自於這樣的一碗中藥的藥方,還有這樣的一副中藥的用途,也算是去拓展一下,這樣的一個來自於古籍的秘方。

於是,黃道明輕輕的開口道:“我手中的這樣的一副中藥,來自於明代的一本的古籍,主要的用途,就是來診治心髒病。”

說道了這裏,黃道明則是頓了一頓,從身邊,拿起了一盞茶,潤潤喉。

這樣的一種的行為,則是無疑讓吳丹文和文征世兩個人的心中更加的焦爐的,其實,現在的他們的心裏,隻有著準確的藥方,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夠判斷出屬於他們之間的正誤,也能夠讓他們,對於自己,有著一個清晰的判斷。

其實,黃道明也算是故意賣一個關子,也是通過這樣的一種的行為,來對吳丹文和文征世兩個人的心裏,產生一點的壓力。

的確,對於年輕人來說,保持壓力,絕對是一件的好事,尤其是醫生,在行醫的過程之中,總是要麵對巨大的一種的壓力,所以,如何熟悉壓力,習慣壓力,將壓力轉化為動力,這才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的課題。

不過,黃道明可沒有打算,真的讓所有人,都這樣沒有任何意義的等待下去,這其實也和屬於黃道明的性格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