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的吳丹文和文征世兩個人的精神,可以說是已經到達了那樣的一種近似於亢奮的態度,既然已經是達到了那樣的一種比休息還要有用的狀態,自然,那樣的一種的休息,就沒有任何的一種的用途了。
所以,沒過了多久,最後一場的比試,也就來開了序幕。
說實話,在場的所有人,尤其是比賽的當事人吳丹文和文征世兩個人,是無比的緊張,但是,有夾雜著那樣的一種的巨大的興奮,就在這樣的一種錯雜的情緒的混合之中,等待著第三次比試的開始。
黃道明用他的那樣一種似乎是波瀾不驚的語氣,開口說道:“中醫,除了望聞問切,藥石之術,還有著一種猶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那就是針灸。”
黃道明頓了頓,繼續說道:“相傳伏羲發明了針灸。而傳說之中,最為神秘的‘伏羲九針’據說可以診治一切的疾病。《黃帝內經》之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經絡係統,即有十二經脈、十五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經別以及與經脈係統相關的標本、根結、氣街、四海等,並對腧穴、針灸方法、針刺適應症和禁忌症等也做了詳細的論述。而在這樣的一步一步的傳承之中,針灸之術,也是在一步一步的完善著。”
“戰國時代的神醫扁鵲所著《難經》對針灸學說進行了補充和完善。晉代醫學家皇甫謐潛心鑽研《內經》等著作,撰寫成《針灸甲乙經》。唐代醫學家孫思邈在其著作《備急千金要方》中繪製了彩色的明堂三人圖,並提出阿是穴的取法及應用。到了宋代,著名針灸學家王惟一編撰了《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考證了354個腧穴,並將全書刻於石碑上供學習者參抄拓印,他還鑄造了2具銅人模型。”
說道了這裏,黃道明的最佳,則是浮現出了那樣的一種類似於老狐狸一樣的笑容,似乎不懷好意一般,的確,這樣的一段話,已經是引出了屬於第三場比試的話題了,而且,就連第三場比試,所需要用到的工具,也是用到了。
隨著華夏中醫研究會多年的努力,那樣的兩具銅人之中的一句,也是被尋找到了,在所有人都感歎於古人的做工的精致的時候,也是竭盡了現代工匠的全力,完全複刻出了一尊。
雖然說隻是仿製的,但是對於工藝的要求,也是到了一種無比的嚴苛的程度了,所以,即使是用盡了全力,也隻能夠複刻出一尊。
原來的那樣的一尊銅人,自然是作為國家文物,收入了國家博物館之中完好的保管著,而複刻出來的這樣的一尊銅人,則是留在了中醫研究會,不過,因為其無比的珍貴的價值,所以,能夠使用他的,其實也就隻有黃道明等為數不多的幾個人。
而在今天,隨著一輛小型的手推車上的布被掀開,這樣的一個隻存在於少數人的視野之中的寶物,也是在現在的這樣的一個時候,徹底的暴露在了所有人的眼前。
此時的金文忠的眼神裏,流露出的,是那樣的一種赤裸裸的羨慕,的確,相比較於華夏的的悠久的曆史傳承,韓國的曆史,實在是太過的短淺了,更不要說,是從中醫半路出家的韓醫了,這樣的一種堪稱國寶的寶物,自然是不會存在於他們的世界之中的。
不要說是金文忠了,就連對於中醫不怎麼感興趣的莫凡,在看到了這樣的一件的寶物了之後,他的臉上,也是出現了那樣的一種的激動之色。
就更加不要說是擁有著親自去操作的機會的吳丹文和文征世兩個人了。
雖然吳丹文是黃道明的關門弟子,但是,黃道明從來就不是那樣的一種濫用職權的人,所以,其實著也是第一次,吳丹文使用這樣的一尊的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