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時分,逐縣太守府衙內,明亮的內堂當中,李儒帶著三位男子來到了袁熙的麵前,其中有兩位帶著冠帽,穿著紅色的官服,渾身散發著絲絲官威,至於另外一位則穿著白色的士子服裝,衣服有些破舊,不過眼神到很明亮,透著一股精神。
“公子,這就是涼舉薦的三位人才”李儒彙報道。
“好”袁熙笑著點了點頭,放下手中的竹簡。
“太守府長史王舒,拜見公子”
“良鄉縣丞陳濟,拜見公子”
“逐縣盧毓,拜見公子”
三人施禮過後,李儒指著盧毓道:“稟公子,子家乃是已故盧植,盧中郎之幼子”。
“什麼”原本還沒在意的袁熙,頓時驚訝的站了起來,盧植的幼子怎麼會在這裏。
“稟公子,盧中郎文武雙全,勘效儒家經典,兩平蠻族動亂,平定黃巾起義,功勳卓著,但後來因為董卓意欲廢黜少帝劉辯,擁立陳留王劉協為帝,便召文武百官商討,當時無人敢言,隻有盧中郎獨自一人站出來反對,董卓大怒,下令將盧植處死,幸的蔡邕等為其求情,隨免死罪,但依然被免官,下放歸田,自此不問世事,七年前因病去世了,留下了一門孤寡,而子家少年好學,重情重義,以己一人之力,支撐著整個盧家,其品德,其仁孝,讓涼敬佩,所以涼將他帶過來了”李儒的眼中有些慚愧,說到董卓的時候,臉上更有異色,這件事情別人或許不知,但他可是參與,而且是出謀者,甚至後麵還派人追殺盧毓,企圖斬草除根,這一次帶盧毓過來,一是因為對方確實有才,二也是希望能補償一下自己對那位大漢忠臣的所作所為。
“涼先生,過獎了”盧毓謙虛道,他從小一直待在逐郡,幼年父親就過世了,所以並沒有見過李儒,否則估計要立刻拔劍了。
袁熙眼中金光一閃,真龍眼瞬間開啟。
“盧毓,忠誠值45,智力值79,武力值61”
從數據上來看,竟然還文武齊全,這個武應該帶兵的能力,正不虧是盧植的後人,又一代儒將啊!
袁熙慢步走到盧毓的麵前,望著那寒酸的穿著,眼中有些疑惑道:“子家,我記得公孫瓚是盧中郎的門人吧!你怎麼會過的這麼苦”。
袁熙雖然不知道盧植具體的功勞,但他好像記得劉備和公孫瓚都是盧植的門人,公孫瓚身為幽州刺史,怎麼不關照一下盧植的後人?
盧毓苦笑了一下,“這是父親的遺命,他說公孫瓚雖是勇武,堅毅,但過於好殺,且目光短淺,無容人之量,絕不是袁公的對手,所以讓我們盧家切切不可參與進去,公孫瓚因此十分氣憤,雖然沒有刁難,但也沒有在給過好臉色,不過在現在看來,父親的遠見是正確的”
袁熙點了點頭,溫和道:“子家,你受苦了”
“公子嚴重了”盧毓連忙道。
“不要在叫公子,盧中朗一直為熙所敬佩,父親也多番褒獎,就連祖父他們與盧中郎也是好友,以後你就叫我二哥”袁熙直接道。。
“這!”盧毓一驚,雖然心中感動,但現在的盧家如何能跟袁家相比,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麵。
“子家,你不要拘謹,你之才華涼很了解,更何況你與公子兩家本來就是故交,快叫吧!”李儒微笑道,當年若不是盧植對大漢太過忠誠,他也不會讓董卓這麼做。
盧毓平複了一下心情後,望著袁熙感動道:“二哥”
“哈哈,好”袁熙高興的大笑起來,旁邊的陳濟,王舒頓時神色有些黯淡了,袁熙對盧毓如此重視,看來太守之位,他們沒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