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右北平之亂(1 / 2)

大雪整整下了三天,依然未有停歇,可怕的寒風如針一般刺骨入心,溫度下降的極為厲害,房梁上甚至結出了一根根尖銳,而又明亮的冰柱,厚厚的白雪堆積在蘇縣的各條街道上,雖有專人清出了一條可供馬車行走的道路,但原本繁華,熱鬧的蘇縣,確漸漸安靜了下來,隻有少數幾個柴米油鹽的店鋪還在繼續營業,整個城池顯得有些空蕩蕩,這樣的天氣,絕大部分的商人都放棄了營業,百姓們也選擇待在家中,借助火爐的溫暖,可口的熱湯,恢複著身軀的饑寒,刺史府也在高度準備,決不允許在蘇縣內有路有凍死骨的情況出現。

到了第五天的時候,大雪漸漸的停歇了,蘇縣縣衙立刻組織人手,清理各處的積雪,商人和百姓也重新走上了街頭,距離新年隻有一個多月了,大家還想繼續拚搏一把,過個好年,如今天下混亂,戰亂叢生,幽州好不容易平定,在加上袁熙的公正和仁厚,以及大力鼓勵工商的政策,讓百姓們對這個新年抱有很大的期盼。

身為幽州主宰的袁熙也不想在這個時候,出現什麼亂子,但世間的事情偏偏不如人意,雪後的第三天,右北平就出事了。

右北平是唯一沒有大將和正規軍隊鎮守的郡縣,代郡和上穀有鮮與輔和鐵先虎,漁陽有田豫,以及還未歸來,需要負責穩定各地一段時間的焦觸和趙雲,遼西則有閻柔這個定海神針,而逐郡就跟不用擔心了,不但有怒濤軍,更靠近廣陽,毗鄰冀州,外族甚少,可以說是最安全的。

至於右北平,由於人口稀少,耕地不多,賦稅一直上不來,所以很難養活大量軍隊,而且他處於漁陽和遼西之間,也沒有必要,出了什麼事情,完全可以從其他兩郡調動兵力。

然而這一次出現的麻煩,確讓袁熙有些猶豫了,這個猶豫就來自於徐無山內,那位一直不願出仕的田疇。

田疇此人當年跟隨劉虞,秉性公正,聰明機智,負有眼光,後來劉虞被公孫瓚所殺之後,他就帶著自己的宗族一直隱居在了徐無山當中,營造處一塊深遠險峻又十分平敞的空地居住,由於當時吏治敗壞,貪汙嚴重,再加上外族的橫行,很多百姓實在過不下了,紛紛前去歸附,短短幾年間竟然達到五千多戶,已經有右北平一城之規模,不但如此,他為了抵禦外族,還從這五千戶裏麵培養出了四千兵馬,自己耕種糧食來養活,不需各縣任何的幫助。

按理說這樣的大才,袁熙是喜愛不已的,但偏偏這個田疇不願出仕他們袁家,除了他父親之外,他都已經發了三次請帖,邀請這位大才來蘇縣一會,但不管說的多好聽,這家夥就是百般推辭,讓袁熙心生氣憤,經過很多次打探,袁熙才清楚,原來這家夥是一心漢室,其他人在他心目中是亂國之臣。

他的存在,對於右北平的百姓來說,或許是個桃花源,但對於袁熙這個幽州主宰來說,確是一個侮辱,一片自成一體的王國,以他性格怎麼能允許存在,更何況他這還是一個潛在威脅。然而袁熙之所以沒有行動,就是因為田疇有一點讓他欣賞,就是此人確實不貪權,除了徐無山之外,他對其他的地方沒有絲毫的野心,甚至嚴領麾下的兵馬,決不能亂動,所以袁熙暫時也不想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