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一章:人無完人(第一更)(1 / 2)

袁熙頓時一陣愕然,隨即笑道:“元直,這是何意?”

徐庶麵帶慚愧道:“侯爺,這兩條不是庶想出來的,庶也隻是明白個大概,因此無法詳細寫盡,而且就算庶完全了解,估計也把控不了,會出現諸多的問題,甚至導致不小的動亂”

袁熙眉頭一挑,拳頭微握,道:“那是何人能想出如此富國固本之策”

他心中已經有一個猜想了,但確不好直接說出來。

徐庶的臉上突然猶豫,看到這一幕。龐統麵帶感歎的說道:“能想出如此策略,並且元直還知道,必是孔明無疑”

徐庶歎了一口氣,麵帶著敬佩:“不錯,真是孔明,庶與士元喜軍事,而孔明卻是諸子百家無有不涉,無有不精,尤其對民生,內政更是到了非凡的地步,其才學百倍與庶”

聽到這話的李儒目光一凝,他真是越來越好奇這位臥龍了,不但龐統這麼說,就連徐庶也如此推崇,此人的才華究竟到了何等的地步。

袁熙苦笑了一下,其實徐庶剛才說的時候,他就知道可能是這位未出茅廬,以定天下三分,名垂千古的丞相了,對於諸葛亮,他是發自內心的敬佩和惋惜。

其一為對方的忠,為了完成的劉備遺願,為了能讓蜀國真正強大起來,他七出祁山,有些人說諸葛亮是為了自己名,損耗了國力,損耗了蜀中精銳,但袁熙覺得根本不是,古之有雲,偏安一隅者是絕不會長久的,更何況蜀國在怎麼繁華,又如何能比得了中原和北方,因為古代和現代是不一樣的,人口絕大部分還在中原,而若攻擊東吳,則是愚蠢的行為,兩隻狼配合密切,或許還可以咬死一隻老虎,然而若兩隻狼相互內鬥,那老虎輕易的就可以將他們碾死,所以他必須,也隻能北伐,希望憑借自己的能力,在他有生之年,可以殺出一條生路,但奈何浪花淘盡英雄,塚虎司馬懿的老辣,沉穩,以及坐擁中原和北方的無盡兵力,糧草,生生脫死了他,導致五丈原星落,留下了千古之歎。

其二他為對方之才,以一己之力,借赤壁之勝,將窮困潦倒,流離失所的劉備一步步扶上了帝王之位,這步看似簡單,但其中的心酸又有幾人知道,因為劉備除了一個漢皇後裔,關張趙將之外,沒有其他任何的東西,曹操尚且有親朋好友,孫家尚且有江東,所以諸葛亮需要劉備三顧茅廬,因為劉備若是這樣的情況下,連誠心也沒有了,諸葛亮又何必付出自己的一生,袁熙很明白,在這樣的時代,輔助一位白手起家的梟雄,是又多麼的困難,這絕不是開玩笑,也不是聳人聽聞,後人看起來很輕鬆,赤壁,借荊州,但當你真正到了那一步,你就發現天下英才何其多,誰也不是蠢貨,想從這裏走出一條路,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而諸葛亮他成功了。

有人說他若果真的聰明,就不應該在讓關羽去守荊州,足見識人不明,但這一點袁熙也要說一句,因為他自己現在也是一方諸侯,就比如說李儒的權利已經夠大了,但各地鎮守將軍之位,依然,也是必須要他點頭同意,李儒根本沒有直接安排的資格,而關羽當時是何等的威震天下,曹操都愛惜的為他擦靴,荊州如此重要,劉備也很清楚,所以他不可能讓其他人去鎮守,他隻會相信跟隨幾十年,無敵而又忠心耿耿的二弟,袁熙覺得,當時的情況,以及關羽的表現,不管是誰,就算是龐統未死,元直未去,也阻擋不了,這一步最關鍵的還是在於主公的識人,隻不過若是徐庶,龐統在的話,一人蜀中,一人荊州,有大才輔助,或許可以保荊州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