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袁熙又在華蓋殿內,召集了田豐,韓衍,諸葛亮三位尚書台重臣。
“稟大王,船工兩百人,已經全部集結完畢”諸葛亮拱手彙報道。
“好,火速送他們去辰韓”袁熙滿意道。
“諾!”
“今天找你們來,除了船工的事情,還有一件,乃辛評從太原傳回來的,關於衙役規範的一些建議,是太原郡尉張景所書”袁熙將桌上一份竹簡遞給了田豐。
田豐將裏麵衙役六大實則看完之後,頓時驚訝道:“大王,這位張郡尉何人,此六條看似簡單,但確將衙役需要旅行的責任,徹底規範了起來,不簡單啊!”
“哈哈,不是什麼大才,他是孤的老兵,曾經鐵衛軍二營校尉,因為不小心傷了眼睛,不能騎馬,所以提前退役了,被安排到了太原,做了個郡尉”袁熙微笑道。
“郡尉太委屈了,他起碼可以做個府尉”韓衍看完後,瞬間感歎的說道。
諸葛亮是最後看的,輕輕一笑後,握著竹簡,點頭讚賞道:“張郡尉,是把一些軍營的規範都給用上了,我大燕的軍隊入門第一步,也是宣誓,效忠大王,效忠大燕,不過大王的勳兵也不少,但能向張郡尉,這樣活學活用,甚至有了自己心得的,確少之又少,確實應該嘉獎”
“孤已經下旨,賞千金,綢緞,直接提升為府尉,也算是為陳濟鋪路,常林年紀大了,不太適合了”袁熙嚴肅道,當年他還需要用常林來穩定並州的局麵,但現在整個大燕已經徹徹底底的掌握在他手中了,就連高幹領了一個侯爺之位,就開始慢慢退下了,這倒不是袁熙過河拆橋,而是六大軍團的組建,以及文武分治,讓高幹知道,現在巡撫跟以前的刺史是完全不能比的,與其天天害怕別人算計,還不如安安心心的享受。
而袁熙倒也沒有強求,畢竟高幹的能力也就這樣,不過對於這樣一個識趣的表弟,袁熙自然也不會吝嗇,直接封侯,千戶,金錢賞賜無數,讓他繁榮一生。
而常林若是有能力,他倒也不說什麼,但常林實在太過保守,遵循古製,貪圖穩定,沒有變革的精神,讓他做個兩年的巡撫,也差不多該退下了。
“大王英明,不過常林畢竟也有功,不能隨意將他免職,莫不如明升暗降,給他個舒適的晚年,這也算是給平陽侯也一個麵子”田豐抱拳道,平陽侯真是高幹的侯位。
“好,這件事情尚書台議論之後,報給孤看”袁熙點頭道。
“諾!”
“常林事情不說了,還是回到衙役的問題上麵,孤早就說過了,文武分治,但這軍隊也要區分開來,正規軍不能摻和任何的地方行政,所以衙役就是百姓的第一層保護傘,隻要這一層做好了,百姓們就能安穩的生活,而百姓安定了,大燕才能長存不朽”袁熙嚴肅道。
“大王所言極是,尚書台以一直在商量這個事情”韓衍讚同道。
“其實目前衙役沒有很好的管理,主要在於沒有一個完整的賞罰製度,各地的衙役,都是各府各郡各縣自行招募的,頂天了就是個府尉,而府尉也受製於巡撫,很多衙役就算奮鬥一生,也隻是衙役,缺乏目標,缺乏動力,就說張景這個,雖然很好,但一旦時間長了,衙役們也會開始厭倦這種隻有付出,沒有回報的行動,所以臣以為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將衙役這一塊獨立出來,單獨組建一個部門,派人去管理,或是位於尚書台之下,或是樞密院之下”田豐仔細的一一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