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遂的死去,代表曾經牽扯大燕左翼的西涼二侯徹底消亡,也代表著大燕正式統一整個北方。
當焦觸抵達了北地城後,立刻重賞了有功之臣,隨即下達了席卷整個西涼的的命令。
短短半個月,各地皆紛紛開城投降,關中大半全部收複麾下,大軍直接抵達了隴西,準備兵發西涼,然而就是在隴西,大軍確突然停了下來,沒有繼續向著西涼之邊的金城進發。
隴西城的府衙內。
“願以為大燕乃是堂堂王師,得天命,而立正統,沒想到跟各路諸侯沒有絲毫區別,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奸**女,神人共憤,他袁熙配的上燕王的稱號嗎?對得起袁氏三公嗎?當的起改天換地的重任嗎?”隻見正堂當中,一位滿頭白發,氣勢威嚴,手持著拐杖,年齡起碼七十八歲老者,憤怒不已的說道,整個人似乎都有些站不穩了,旁邊一位布衣男子正攙扶著他。
“鄭公”徐庶也著急的跑過去,打算扶住老者,眼神當中帶著濃濃的尊敬。
但老者確將徐庶的手給甩開了,望著滿臉嚴肅的焦觸,道:“王師者,天命所在,安百姓,而護社稷,若是普通的諸侯,也就算了,那是為了激勵士兵的忠誠,但大燕以立王統,確依舊如軍閥一般,視百姓如草芥,如此行為,王業難保,天下難統”
“這”焦觸立刻站了起來,望著老者深深的施了一禮,道:“是本帥疏忽了,請鄭公不要生氣”
鄭公者,鄭玄也,曾入太學攻《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統曆》、《九章算術》,又從張恭祖學《古文尚書》、《周禮》,《左傳》,最後千裏迢迢西入關中,拜扶風人馬融為師,遍注儒家經典,古文經學以達成熟境地,聚徒授課之間,門徒上千,著有《天文七政論》、《中侯》等書,世人稱之“鄭學”,終成一代大儒,其中已死的劉備,對人言之便是師從鄭玄,盧植。
因此在當今世上,縱然是鄴城的一龍,徐庶的師傅龐德公,也遠遠不及鄭玄的資曆和貢獻,足為當代大儒第一人。
而這位大儒並不是迂腐之徒,他對四世三公的袁家很有好感,其門生也諸多在大燕,曾經袁熙還派人去請過,但鄭玄以年老體邁,都推辭了。
沒想到焦觸剛剛抵達隴西不久,這位當代大儒就阻截過來怒罵了。
諸子百家,袁熙內心其實最愛儒家,因為儒家的許多理念,可以大大的提高君王的至高,這對他來說是最重要的,所以目前的大燕就是外儒內法,對這些大儒,隻要願意歸順大燕,或者對大燕有好感的,袁熙都一律善待,當然了,善待絕不是重用,也不是專用,各朝各代太祖皇帝,都不會專用某一門學說。
望著賠罪的焦觸,鄭玄的臉色方才稍稍緩解了一些,道:“焦帥,西涼百姓飽受戰亂之苦,他不似北方,早已立二代,根基穩固,大燕既然收複西涼,又一統天下之勢,那就要做出天下之主應該有的姿態,愛百姓,嚴軍紀,廣施糧,頒仁證,須知隻有君民一體,才能天下安定”
“鄭公,請告訴本帥,到底是何人無視軍紀”焦觸冷酷道。
“就是那殺主的李堪,天水郡太守薑敘已然歸降,然那李堪確看上了人家的媳婦,公然搶奪,以親兵殺薑敘一家,後來還縱兵搶劫財產,奸**人,將整個天水鬧得雞犬不寧”鄭玄拐杖敲地道。
“薑敘,他不是反叛不從嗎?”焦觸頓時疑惑道,他接到的奏件是說,薑敘乃是韓遂死忠,寧死不開城門,因此李堪攻入城池,大開殺戒。
“鄭公,這件事情可有證據”徐庶嚴肅道,李堪的種種他們都清楚,原本就打算等平定西涼之後,就立刻處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