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均書出世,風雨到來(第一更)(1 / 2)

當晚的迎春宴會,十分的熱鬧,尤其是魯肅等帶著江東諸將歸順的一幕,更是讓宴會的氣氛來到了最高。

普天之下,以在沒有大燕的敵手,文武皆憧憬著未來的加官進爵,美好生活。

而新春過後,大燕的主要工作,便放在了推廣紙質書籍之上,準備要以此國寶來籠絡天下學子,更甚一步說,要斷了士族儲備之根基。

然而,讓中樞沒有想到的是,情況會變化的那麼快。

新年過後的一個月:大燕收複益州,袁熙冊封劉璋為寧國公,天下除了江東,皆是大燕國土,各地的民生,治也安基本穩定了下來。

新年過後的三個月,無數印刷出來紙張書籍迅速的開始傳遍大燕的國土。

“這,這,這怎麼可能”青州的一處小縣內,隻見諸多的寒門學子圍著縣衙外擺放的成堆書籍,拿起一本仔細的看完之後,臉上皆露出了不敢置信。

紙,其實東漢的蔡倫早就發明過,但當時的紙雖然已經發明出來了,然技術簡陋,紙張的製度程序複雜,導致成本極高,且紙張質量很低,從根本上還不如竹簡,因此很快就淹沒下去了,各地還是使用竹簡。

然而進過馬均的創新,製造出來的紙張潔白,細膩,柔軟,勻密,色澤光亮,紙質尤佳,在加上印刷術的誕生,都讓紙之書籍在無任何問題,可以大批量的生產。

這是一次創新,是一個改革,是人類進步一大階梯。

“各位學子,是否想要買一本”隻見一名負責書籍的官員從後院慢慢走了出來,望著人潮洶湧的一幕,微笑著問道,為了推廣均書,袁熙特別製定了一個部門,由上百位軍司人員擔任負責。

“大人,這,這些書籍貴嗎?”一位寒門學子緊緊的摟著書本,擔憂不已的問道,紙質的書籍不但看的更加清楚,尤其是每一本蘊含的知識量,都是竹簡的十多倍。

寒門之所以比不上士族,一是因為製度,當官隻能舉薦;二就是因為他們的讀書太少,確實比不上,為什麼少,就是因為竹簡的隻有謄抄,而那些珍貴的書籍都在士族手中。

“這位學子的這本,隻需要五銖錢”官員微笑道。

“什麼,五銖錢”所有人都驚訝的大喊起來,這簡直是白送啊!

“各位,大王得天命,而立新朝,麾下不但文武萬千,雄兵百萬,更有無數創新神匠,此紙名曰均紙,乃是我大燕天工神院院長馬均曆史數年的時間,方才改進蔡侯之法,開創新式製造,印刷之術,大王憐惜天下學子求學之難,所以新國還未創建,已然決定將書籍傳播天下,我大燕子民自此學無盡,知無涯了”掌櫃一臉崇敬的高聲宣布道。

聽到這話,一名學子立刻哭泣道:“大王,千古聖君也”

“自此我寒門學子,終於站起來”另外一名年輕人跪在地上。

“大王萬歲,均書千秋”隨著一人高喊過後,所有人紛紛高喊了起來。

“大王萬歲,均書千秋”八個大字火速的傳唱了起來,天下所有的寒門學子在均紙出世之後,皆對袁熙產生了無盡的崇敬,而且隨著越演越烈之後,寒門第一次由底蘊和士族開始產生競爭了。

而士族之間,雖然同樣很多人喜悅,但也有些許多人擔憂不已。

天下四大家族之一的荀家,潁川。

自從曹**後,一直安歇在家的荀攸手捧著一本《四書》,仔細的看完之後,慢慢的站了起來,右手微微哆嗦,望著上蒼喃語道:“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