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在江東吳郡境內,烈王孫堅,恒王孫策的毅園內外,隻見數萬將士正屹立在此。
這座陵園是袁熙親自下令修建的,第一:因為曾經孫權引山越,導致了孫策和孫堅的陵墓受到了一些百姓憤怒的破壞,第二:為了徹底安撫歸降的江東諸將之心;第三:也是袁熙仁義,愛才之體現,因為孫權曾在十八諸侯討董的時候,極力支持過袁紹,袁熙按照禮儀,要稱呼叔父,而孫策更是勇猛剛毅,江東小霸王,征討山越,立下赫赫威名。
毅園的規模雖然比起安葬袁紹的龍脈長陵,差距天和地,但袁熙也不是小氣人,陵園的規模依舊也不小,且由揚州府親自管理。
此時,在毅園的正殿當中,一襲盔甲,白袍飄飄的周瑜帶著呂蒙,徐盛,全琮,陸抗,步協、朱桓,董襲,賀齊,朱然、周善等原江東諸將出現在了眼前。
望著麵前一座手持長槍的金身雕塑,周瑜的眼中泛起了淚花,帶著眾將深深的三鞠躬後,喃語道:“伯符,自從兵敗之後,瑜十五年沒有回過江東,因為瑜對不起你,更沒有資格來見你”
“公瑾,你千萬別這麼說”聽到這話,隻見旁邊不遠,一位容顏絕世,渾身散發著知性的女子,柔聲安慰道,真是孫策的遺孀大喬,也是如今大熙的正二品婦人。
“是啊!公瑾大哥,你盡力了”在大喬的身後,還站著三位男子,兩位年紀大一些,另外一位,則明顯還未滿二十歲,真是孫策的兩個弟弟孫翊、孫匡,以及唯一的兒子孫紹。
周瑜苦笑了一聲,轉頭道:“叔弼,季佐,羅馬帝國意欲吞並寰宇,兩大帝國已然連連敗之,某今日就要帶諸將前往安息,不止是為了百姓的安寧,更是為了重振我江東諸將的威名,此一去不知要多久,也不知能否在歸來,你們要切記,好好生活,照看好毅園,子孫後代不可有任何的妄想,陛下萬古一人,仁慈萬方,任何人都動搖不了的”
“公瑾大哥安心,我二人早已沒有任何想法,反而對陛下充滿了感激,若不是陛下仁厚,父親和大哥估計陵墓難存了”孫翊神色堅定道。
“那就好”周瑜點了點頭,走到麵色清秀,沒有孫策的霸道,反而像個書生的孫紹麵前,柔聲道:“紹兒,叔父雖然沒回來,但一直在關注你,聽說你喜好詩文,心性寬厚,叔父真的很開心,不必去理會別人,你父親是你父親,你是你,沒必要走一樣路”
“是,叔父”孫紹感激道。
“大嫂,小喬跟我一起回來了,某不便帶她出征,就麻煩大嫂照顧一切了”周瑜施禮道。
“公瑾客氣了,小喬是奴家親妹,豈能受委屈”大喬立刻點頭道。
“多謝,對了,廣國公已經十四歲了,按照皇室製度,貴嬪之子,十五歲就會被冊封為王,大嫂記得替我等送一份厚禮,也告訴國公,我等諸將,必用一生熱血為他爭奪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周瑜提醒道,廣國公袁銳乃是孫尚香與袁熙所生之子,自小聰明能幹,有孫堅,孫策之風,在江東諸將心中,他才是真正的孫家繼承人。
“公瑾,安心”大喬立刻嚴肅的應道,袁銳可是未來他們所有的人的支柱。
“無量天尊”這時,一聲道號突然響起,隻見一位碧眼童顏,手執藜杖的老道士,帶著一位手捧托盤的小道童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