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二更】(1 / 3)

紫禁城的二月, 還有著積雪。

朱瞻基身子骨虛,貫來是怕冷的。此時乾清宮裏還點著好幾個火盆。可即便如此, 這個天下最尊貴的人渾身依然是冰涼的。

萬物冰冷,唯有那支桃花灼灼。

朱瞻基看著那支不合時宜的桃花,好一會兒才開口道:“張國公,朕讓你下江南,可不是去看花折柳的。”

張文弼嘿嘿一笑,又舉起另一隻手:“正事當然也沒忘。”

“吳尚書和蒯員外郎在杭州府便帶著那些匠人轉道去了禦窯廠。臣先帶著此物歸京呈給陛下。”

他手上的東西是一個戴著木質框架的圓形透鏡:“此物乃蒯員外郎的兒子蒯祥,根據顧郎君提供的方子製造,顧郎君說,這是放大鏡。”

朱瞻基雙眼一亮:“快呈上來。”

秉筆太監王大伴連忙疾步走到張文弼跟前, 拿過放大鏡小心翼翼地呈給朱瞻基。

朱瞻基一看,便知曉此物用途,他不由得道:“楊首輔年老眼衰,此物與他, 卻是正好!”

“陛下,可不僅楊首輔。”張文弼連忙道,“內閣幾位首輔都早已過了耳順之年, 雙眼也一日比一日渾濁。若是內閣有此物, 便是平日裏辦公, 都要更舒心些。”

“張國公言之有理!”朱瞻基朗聲道, “此物件可還能做出來?”

“陛下放心。此物的製造顧郎君隻有口頭的指點, 中途未有插手。是蒯祥一人製作。他能做,工部的匠人也能做。”張文弼道。

“好、好、好!”朱瞻基連聲道好。

他興奮得站起身, 膝上蓋著的薄裘落了地,都不覺得冷了。

張文弼既然歸京,而吳中蒯富又帶著匠人去了禦窯廠, 就說明望遠鏡一事定然已經學成。再加上這放大鏡……

他從來都知道,他遇見尺玉,是他人生幸事。卻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他還會因為尺玉,得到如此大運。

他的尺玉啊……

朱瞻基想著,不由得將視線投向了張文弼。

張文弼自覺已然無事,迎著朱瞻基的視線,便說:“那陛下,臣先告辭了?”

他一回京就進宮麵聖,現下自覺正事說完了,便覺得渾身疲憊,需要回家泡個熱水澡,好好祛祛罰。

朱瞻基聞言,眉毛一挑:“嗯?”

陛下這一聲,讓張文弼一個激靈。他一拍腦門兒,終於想起自己還忘了什麼。

“對了陛下,臣這兒還有顧郎君特地為您備的小點心。”張文弼從袖袋中掏出糖盒,呈給王大伴,“這點心是我們離開那幾日,他親手做的。用舊歲的冬梨做的梨膏。”

那梨膏是一顆一顆的棕紅糕點,表麵裹著一層雪白的糖霜。朱瞻基凝視片刻,伸手拿起一粒。

口感與梨子很不一樣。軟軟糯糯,帶著冬日的冰涼。糖霜的甜後,是梨子本身的酸甜。

朱瞻基還從中吃出了那仙草的清淩氣。這梨膏在製作時,定然還摻了仙草在其中。

那顧小郎君,實在是很會做點心的一個人。

朱瞻基吃過一粒,也不貪嘴。他蓋上梨膏的蓋子,又看向了張文弼。

張文弼這次是真不知其意了,隻能再次試探著道:“臣告退了?”

“……”朱瞻基瞥了一眼那根桃花枝,“把花留下。”

張文弼嘿嘿一笑,他看著乾清宮裏那貓虎爭球的小花燈,便知自己做對了。

連一盞花燈都從正月裏放到了現在,他們陛下定然也會喜歡這花。

他看著王大伴將花插在花瓶裏,張文弼才終於順利退出了乾清宮。

朱瞻基重新坐了下來,王大伴小心地將薄裘搭在他的膝蓋上:“陛下,小心涼。”

“伴伴,你說……那江南的桃花,便是開得這般早的嗎?”朱瞻基問他。

紫禁城裏尚且白雪紛飛,江南那邊……竟都已有了桃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