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一更】(1 / 2)

有育種記錄!

“我能看看嗎?”於謙激動地道。

“可以的呀。”舟販道, “記下來就是給人看的哩。”

他一邊說一邊在衣服上擦手,直將手擦幹淨了,才小心翼翼從懷中摸出個本子來:“我不咋認字, 就畫的水。知府老爺那兒有專人記錄,您要看還得看那邊的。”

他把本子遞給於謙, 又說:“貓老爺說這糧食耐旱, 又是用來摸索試種的,我就將田分了好幾塊,試著澆水。有塊地除了定根澆水,至今都沒澆過,那苗長得也怪好哩!”

舟販這麼一說,於謙更是大喜:“那沒有澆過水的地在何處?”

“我們這氣候好,土地濕潤。您要是在山西種, 還是得看土的情況哩。”舟販引他過去, 嘴裏不住地道,“這糧食怎麼著還是離不開水。山西種地, 還是得澆點水。”

他們一邊說著,一邊就往另一畝地去了。

顧長安沒有跟上。種地這些事他是全然不懂的, 舟販既與於謙說得熱鬧,那就讓他二人好生的聊。

“馬知府, 這個您拿著。”顧長安將那紅薯盒子遞給馬儀, “等於巡撫聊完了, 你們一同吃吃。我就與白七爺往垂金村去了。”

那垂金村就在湧金門外的西湖上, 村中多柳, 便從“湧金門外柳垂金, 三日不來綠成蔭”中得名垂金村。

從湧金門碼頭坐船, 小半刻的功夫, 就能到西湖東側的小碼頭。上了小碼頭再順著湖邊垂柳道行上一炷香,就能到達垂金村。

就因它距離杭州府不遠,是以馬儀才會選這處作為顧長安那“識字掃盲班”的試點村。

那幾位書院院長回去之後,不管心中作何想,卻到底還是誠實的轉達了顧長安的意思,且著重強調了不得驅趕女學子。

此條件一出,不少學子就有些踟躕。他們清清白白聖光普照的讀書人,怎麼能與女子同窗呢!

便是一個月一兩銀也不能啊!

這可是讓他們玷汙聖賢書的事情!

至少得一周一兩銀!

各書院院長自己都是從童生一步步念上來的,有些學子是什麼德行,他們心中無比清楚。

那改名叫梁祝書院的院長聞言就笑說:“易安居士的詞背得,曹大家的史看得。教女學生反而教不得了。”

那三更書院的院長就拿眼覷他:“要是貓老爺肯給我一袋子糖,便是讓我在書院裏開個女學子班,我也是使得的。”

“你這老貨,自個兒與貓老爺說去,別惦記我的糖。”梁祝書院的院長笑道,“我選了個好學生去湧金門開班授課。今日第一遭,也不知情況如何。”

在顧長安看來,這情況應當還算是不錯。

這垂金村亦是流民村,隻是來得早,大抵有五六十年了。從最初十來戶人家在西湖邊上開荒,漸漸發展到有近百戶。也算是也逐漸紮穩了腳跟,形成了穩定的村落。

平日裏農閑時就上山找山貨,進城當行商;農忙時就全家齊上陣,在土地裏刨食。

是以當有人開始嘰歪說:“女子怎能來識字?”

便無需錦衣衛出手,坐著的女子們就七嘴八舌地罵了起來:“怎麼地?能從你娘肚子裏爬出來,不能和女的一起學字?”

“平時刨地沒見有人說女子不能下地,輪到識字了你屁股就癢了嘴就歪了。”

“這讀書……”

“讀你個頭!占便宜的事你衝得最快,打什麼讀書的旗號喃?”

那台上的小書生睜隻眼閉隻眼,似全然沒聽見台下的爭吵。錦衣衛就抱著繡春刀倚靠在一旁的角落打盹,這般吵鬧,也輪不到他出手。

那男子幾次張嘴,都被女子們堵了回去。

怎麼的呀?就許男的有上進機會,不給她們?這春耕秋收是她們沒參與?還是家中家事繁忙少了她們的辛苦?

憑什麼就想驅趕她們!

“反正呀,這班是貓老爺開的,機會也是貓老爺給的。在座的哥哥、叔叔、伯伯們,要是有什麼不滿的,在這裏吵吵鬧鬧,為難夫子也沒用的呀。”一個還梳著垂髫小辮的小姑娘慢條斯理地開了口,“都去尋貓老爺,去對貓老爺講你們的大道理。你們說服了貓老爺,那我們也沒法子了呀。”

這小姑娘話一講完,大家立刻異口同聲的讚同了起來:“對!找貓老爺去!”

“看貓老爺不把你們都打出去!”

“要讓貓老爺知道他一番善心給了你們這種貨,看他會不會讓你們都別來。”

男子們有些憤憤,有人撩起袖子正想怒喝威懾,就見那錦衣衛睜開眼,一伸手,繡春刀就砸上了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