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華美的畫舫夾在往來的商船中逆水而上。
那船逆著風, 無帆也無舵,卻走得比所有的船都要更快一些。
臥房的床上鼓起一團,白七端著碗踱步過去, 將碗在床頭放下後,對準床上的鼓包就撲了過去:“起床啦, 長安。”
長安慢吞吞地從被窩裏探出個頭,還未睜眼,就被親了一口。
“長安。”白七隔著被子緊緊抱著他,“長安……”
念著名字,又低下頭去啄了好幾口。
他的動作又輕又溫柔,滿含珍惜之意。
“什麼時辰啦?”顧長安抓住白七垂下來的頭發,將人扯近了,也親了一口, “早安。”
“到也不早了。”白七笑道,“起來吃個飯, 再等一等, 我們就到聊城了。長安是想繼續坐船,還是轉陸路?”
顧長安一驚:“這麼快?”
回程的時候, 乘那一葉小舟, 也在船艙裏待了好幾日。怎麼換做了畫舫,一日夜就到聊城了?
“回杭州的時候你有事情要辦,自然要輕舟緩行。現下一路無聊得很, 自然得早些抵達。”白七放開手,把長安從被窩裏拉起來, “我放慢速度, 你吃個飯再想。”
顧長安坐在被窩裏, 還有些迷糊。白七招來一汪溫水給他慢慢擦臉。擦著擦著, 顧長安就清醒了:“我自己來。”
船上的空氣有些涼,帶著一些濕潤的水味。
顧長安洗漱完畢,捧著那碗魚肉粥去船頭找白七。
白老虎長身玉立,黑金的衣擺被船頭的風打得搖擺。雪白的長發在腦後隨風搖曳,像一片搖擺的雲,又像一捧連綿的雨絲。
分明是那麼高的畫舫,卻總有魚能躍到甲板上來。白七垂著眼,也沒有什麼動作,就將那些魚又扔回了運河裏。
旁邊的商船養著的船貓,看著上下翻飛的魚,不斷地“喵喵”叫。
“它想吃。”顧長安喝著魚肉粥,慢吞吞地說。
“不給它。”白七哼哼兩聲,“又不是我養的,我才不負責喂。”他一邊說,一邊轉頭看向長安,一低頭就在長安臉頰上蹭了蹭:“隻喂長安一個。”
顧長安垂下眼,舀了一勺子魚片粥塞白七嘴裏:“走陸路吧,也好沿途看一看。”
白七叼著勺子點點頭。
畫舫靠岸,化作馬車。兩人棄船登車,緩緩往南而且。
河南巡撫府衙落在了開封。
從聊城一路走官道到開封,大抵有個六百多裏的路程。這一路慢悠悠地晃過去,見過管道兩邊梯田萬畝,也遇到過一群一群的流民。
去歲的那場寒冬讓許多流民都定了下山的決心。
太冷了。滿山的雪能將人淹沒、把人冰封。僥幸扛過了一年,也不敢再冒第二年的險。隻想趁著氣候正好,給自己找一個落腳的地兒。
看見高頭大馬駕著車來了,流民們就紛紛避讓。
誰知那馬車卻停了下來。那木製的窗戶打開,從裏麵探出一個麵如冠玉的少年郎來。
那少年郎十□□的模樣,應當還未及冠。一雙眼裏滿是盈盈笑意,俊俏的臉蛋白淨得跟在發光似得。一開口,連聲音都是溫潤的:“勞駕諸位,我想打聽打聽你們這是要去哪裏?”
流民們露出警惕的眼神,他們打量了那小郎君好半天,才有一個老者開口道:“去開封。”
“這才離開菏澤。去往開封還有數百裏之遙,怎得會去開封?”那小郎君疑惑道。
流民們有些不耐煩,可這小郎君一看便是錦繡堆裏長成的人物,他們又不敢得罪。流民們麵麵相覷半晌,還是那老者開口:“開封來了個好官,去那邊更有活路。”
山也上得,水也淌得。為了求個活路,數百裏之遙,又算得了什麼?
那小郎君又追問:“是個很好的官嗎?”
“是哩。”老者慢吞吞地說,“肯為了咱老百姓去杭州府求那貓老爺開恩給糧給藥的,能不是好官?”
聽聞今春開封的春耕,許多人都種上了那個傳說裏香香甜甜的新糧。他們也想親手種一種,親口吃吃看。
等他們在開封府紮根了,會有機會的吧?
那小郎君沒在繼續追問,隻是笑道:“多謝老丈替我解惑。這些東西就當謝禮吧。”
他話音一落,兩匹高頭大馬拉著的馬車,竟直接消失在了原地。隻餘下了一個大布袋子,裏麵裝著不知道什麼東西。
流民們嚇了一跳!
那鼓鼓囊囊的大布袋就躺在那裏,一動也不動。
“這、這咋辦呢……”
流民們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他們凝視著那袋子,看得眼睛都疼了,也沒發現那大布袋子有什麼異常。
老者咳了兩聲:“來兩個老骨頭一起去瞧一瞧。”
他話音一落,就有兩個老人互相攙扶著走到了他身邊:“其他人都退後,確認了安全再來。”
他們三個小心翼翼地走到布袋邊上,用手上的竹棍去戳了戳。
那布袋毫無反應。
“硬的咧。”一個老人說,“不像活的。”
手中竹棍又更用力的戳了戳:“像是……圓石頭?”
“那麼個郎君,怎麼會留下一袋子石頭?”
老者不相信,他執著竹棍去撩布袋的開口,恰好另一個老者又在旁邊戳袋子,這用力一戳,就有一個滾圓的棕褐色果子從那布袋裏滾了出來。
“這啥子?”
“不是石頭?”
見老者們平安無事,其他流民也緩緩圍了上來:“叔啊,這都是啥啊?”
“叔也沒見過啊。”老者說,“那娃子說是謝禮,總歸不是壞東西。”
“那……拖著走?”一個漢子問,“這袋子也太大了。我們恐怕也拖不走啊。”
就在這時,流民群裏一個嬸子看了半天,突然說:“這是不是那個,那個紅薯啊?”
“嬸子你可別瞎說!”
“誰能一出手就是這麼多紅薯哇!”
“俺沒瞎說!”那嬸子急道,“那話本子裏說紅薯外如土色,洗淨呈棕紅,形如拳頭或是紡錘,大如臂膀。不就是這個模樣!”
她這話一出,流民們又不肯定了。
若真的是紅薯,他們這般丟了,與丟命有什麼區別?!
大家左看看右望望,又不約而同的看向了老者。
那老者麵色幾變,最終還是彎腰撿起了地上的大果。
那大果子遍布土塊,隻覺入手沉重冷硬。老人用手掌捏了捏,也捏不太動。他想了想就幹脆從懷裏摸出一把防身的小刀,將那玩意切開一小片。
切口一出,潤紅的果肉就露了出來。老者緩緩舔了舔切片。
“咋滴了叔?”
“這到底是不是紅薯啊叔?”
老者拿著大果,滿臉驚色,卻未說話。
他用力將刀片插入切口,又切下一小塊果肉嚐了嚐。
流民們滿含期待地看著他:“叔啊,你說句話啊。”
老者轉頭看向他們:“脆的,甜的……大媳婦可能沒說錯,這真的是紅薯。”
流民們聞言一愣,隨即一擁而上。
袋子裏的紅薯又大又圓,把外皮削開,裏麵就是脆爽多汁的果肉。他們都餓了許久,也渴了許久,狼吞虎咽的肯著紅薯,便是牙都疼了,也不肯放手。
一個紅薯下肚,腹中飽暖,也終於不覺得幹渴難忍了。
“是紅薯,一定是紅薯!”
“我們……我們是遇見神仙了嗎?”
能出手就是這麼大一袋紅薯的人,會是那個傳說中的貓老爺嗎?
他們抬頭看著長長的官道。
官道長而空蕩,在陽光之下亮晃晃的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