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要錢的話,李東隨隨便便拆分幾個產業進行上市,融資並不困難。
李首富也許對遠方不太了解,不過李東還是想看看這位華人商界的傳奇,能不能給出一個不一樣的答案。
李首富沒有李東想象中的敷衍或是搖頭,略微沉吟片刻便道:“下遊產業布局不夠。”
“下遊產業……”
李東若有所思,李首富點點頭道:“因為我和方先生也是朋友,當初你收購時代的時候,我們私下裏聊過遠方。”
李東頓時驚訝道:“方先生和您說過我?”
方先生自然是原本時代的主人,方鏗,這位在香江的地位也不低,和李首富認識李東不奇怪。
隻是李東沒想到,兩人居然還聊過自己。
李首富笑道:“你太年輕了,總有人會在關注你。”
簡單說了一句,老人便回歸正題道:“遠方超市,你現在做的很好。可超市不僅僅隻是一個提供門店擺放物品的地方,更是一個產業連接點。
你們遠方超市的自有品牌建設,下遊附加產業建設,遠方沒有跟上。
這也就造成了,你們根基虛浮,核心競爭力低。
一旦遇到衝擊,你們這種產業最容易成為犧牲品。
想要真正讓遠方超市走出去,你需要的不僅僅是擴張門店數量,還有很多東西都需要一步步去完善。”
李東聽懂了這話的意思,眼神微微閃爍道:“李主席的意思是,我們缺乏完整的產業鏈布局?比如說食品、服裝、蔬菜園,這些我們應該自己籌備提供?”
“不是完全這樣,但我希望你能擺脫現在的困境,太過於依賴渠道商了。”
李東沉吟了一會,接著就點頭道:“謝謝李主席提點!”
這話不僅僅說的是超市,包括遠方其他別的產業也是這樣。
地產公司方麵,配套的物業和建築公司都沒能跟上節奏,這就造成了東宇地產效率低下,利潤外流的局麵。
這些下遊產業布局,李東之前也考慮過,可並不是太過重視。
等李首富鄭重其事地說這點應該在意,李東馬上意識到自己有些大意了。
長江集團最出名的雖然是房地產,可零售他們也在做,而且還和國際接軌。
既然李首富說自己核心競爭力低,那肯定不是無的放矢。
李東吐了口氣,今天別的不說,光是這幾句話,自己就沒白來。
接下來大家聊什麼他幾乎都沒在聽。
直到旁邊的吳亞君問話,李東才回神聽了一下。
吳亞君問的不是自己,而是碧桂園。
碧桂園目前正在香江IPO,這幾天就要上市。
之所以問碧桂園,不是因為對方現在要上市,而是碧桂園的上市給其他地產企業看到了一股風向和契機。
火熱!
很火很火!
無數人追捧,無數人揮舞著鈔票等著入局。
這就是目前香江的局勢,從現在來看,碧桂園一旦上市,很有可能成為內地第一大地產公司。
當然,這說的僅僅是市值。
而碧桂園在國內的實力,並沒有達到這個地步,甚至吳亞君覺得,自己的龍湖都可以摸一摸屁股。
這時候碧桂園IPO造成這種火熱的局麵,她當然也多上了幾分心。
聽她問起這個,李首富沉吟片刻才道:“市場火熱我也略有耳聞,之前甚至還有人找過我,希望我能也一起入局,不過我拒絕了。”
吳亞君連忙道:“為什麼?您不看好嗎?”
“我一直信奉一個理念:當所有人都衝進去的時候趕緊出來,所有人都不玩了再衝進去。”
“現在碧桂園被炒的火熱,追從者無數,這時候進場,首先是利益不會最大化,而一旦出現變故,損失卻是最大化。”
“在同等條件下,這時候投資碧桂園不是最佳選擇。”
說著李首富想了一下又道:“另外就是風險太大,現在炒的有些過了。他們的招股說明書我也看過,06年年末,對方淨資產不過10億港元,現在光是超額配售部分總共出讓股權就能融資150億港元左右,相當於去年年末淨資產的10倍。
投資者之所以對碧桂園看好和追捧,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碧桂園可以低價拿地。
他們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地價成本占總成本比例不足10%。
很多人覺得這是一個優勢,實際上在我看來這恰恰是個劣勢。
低價拿地,在場做房地產的企業不少,都明白這寄希望於什麼,一旦出現局勢動蕩,風險太大了。”
吳亞君和李東幾位涉足地產的老總都連忙點頭,地價成本不超過總成本10%,這是什麼概念?
李東的東宇地產,地價才是大頭。
占據總成本的60%以上,一方麵說明東宇地產在這方麵開銷太大,團隊經營和成本控製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