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陳總願意入職遠方,我可以承諾,遠方超市、時代、客隆包括我們在建的下遊產業都會成為一個單獨體。
到時候陳總可以出任子集團董事長,入總部董事會,零售集團全部交由陳總負責!
除非出現緊急情況,總部不會幹預零售集團事務……”
李東話頓時引起驚濤駭浪!
這就是李東的打算?
這家夥心到底有多大!
成立集團事業群組,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也不是名聲叫的好聽就行。
沒有一定的實力,沒有完整的關聯產業鏈,這麼做就是自取其辱。
李東既然這麼說,那自然是有這個打算和目標的。
將零售企業和互聯網產業拆分出來,成立單獨的集團,一般千億以下的集團幾乎做不到這一點。
李東另外一重意思很明顯,現在的遠方遠遠不是他的終極目標,千億才是起步罷了。
而如果自己入職遠方,後期就會接掌整個子集團,差不多相當於現在華潤旗下的華潤創業董事長了。
陳浪心裏開始掙紮起來,權利、金錢,這些李東都給了,自己應該考慮改換門庭嗎?
李東沒有停下話語,不慌不忙道:“如果這些還不足以打動陳總,那成為遠方的股東如何?貨真價實的股東,當然,時間不是現在。
在華潤,等到你退休那一天,想必也沒有這個機會。
而民營和央企差別在哪,陳總應該比我了解的更透徹。
外人都說我李東獨,如果陳總也這麼想,那當我沒說這個話。
百億集團我一個人就夠了,可想做到千億集團,萬億集團,不是光靠我一個人就能做到的。
我需要一群戰友,一群能戰鬥到最後的戰友。
如今陳總不過四十出頭,奮鬥個二十年我覺得還是沒問題的。
我憑什麼能留下陳總二十年之久?
隻要陳總能給我,給遠方帶來相匹配的價值,我今天說過的話絕對會成為現實。”
陳浪有些口幹舌燥,千億,萬億……
自己這個學弟,野心真的很大,大的他都自愧弗如。
不過陳浪還是提出一點道:“李總說這些,又建立在什麼基礎上?”
“就憑我是李東!”
李東一點不像是開玩笑,正色道:“就憑我三年時間白手起家,將遠方做到了百億規模!
就憑我至今為止,從未錯過!
如果這些還不夠,那加上陳總如何?
除了陳總,遠方還有一群誌同道合的戰友,我們還年輕,遠方也還年輕,未來一切皆有可能。
談理想雖然空了一點,可理想總是要有的。
三年時間做不到,那就十年,十年做不到那就二十年……”
陳浪咽了咽口水,內心劇烈掙紮起來。
許久,陳浪口幹舌燥道:“那我說,如果,如果我入職遠方,做的第一件事就和李總的理念不合呢?”
“那需要看什麼事。”
“我知道遠方超市一直走平民化路線,可是我的理想卻是做精品化超市。從調任萬家總經理的那一天起,我就在為這個做準備。
這幾年我建立了Ole',不過這條路並不好走,集團內部已經有人有異議。
可我感覺,這條路是必須要走的,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精品化才是核心競爭力。
而李總你的目標我知道,你是想做第二個阿爾迪,這也是國內大多數零售企業在走的路。
可大家都在做,不一定就代表是對的,如今電商市場在不斷擴大,在我看來,低端市場,平民化市場終究有一天會受到電商市場的衝擊。
唯有高端化,最佳的用戶體驗,才能抵擋這種衝擊。
無論是淘寶還是遠方商城,我都用過,也都留心過你們的運營模式和消費趨勢,以低端化為主,這種線上模式很難帶來這種體驗。
而且隨著國內外經濟發展,未來的消費趨勢我不覺得價格才是主要影響因素。
當然,這個時間是多久,我本人也不能確定,可我還是想試試。
而這一切,又和李總的理念相悖……”
這時候陳浪沒注意到,李東看向他的眼神越加發光起來。
果然沒看錯人啊!
精品化確實是抵禦電商衝擊的一大妙招,這時候國內還不流行精品化超市這個概念。
華潤的Ole'和未來的blt以及V+都是國內領先的精品超市,而正因為華潤率先踏入這個領域,後期國內各大零售集團都開始涉足。
永輝的BravoYH,大潤發的RHLavia,華聯的BHG……
這些零售企業為什麼會對精品化趨之如騖?
精品超市其實利潤不高,而且經營困難,按理說並不值得投入。
可有時候,大家看的並不是利潤。
做到國內領先地步,大家看的更多的還是未來發展空間。
在電商的衝擊下,平民化零售產業不斷受到衝擊,省去多道程序的電子商務體係無論是價格還是產品,都不比實體門店差,價格優勢甚至更大。
加上方便快捷,所以傳統行業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