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號,李東和山城市長會見。
空話套話自然說了不少,不過遠方要投資的事,也初步確定了下來。
遠方看中了沙坪壩商圈,想投建商業城,還需要政府去協調才行。
現在沙坪壩核心圈區域,沒有那麼大的空地給遠方來蓋商業廣場,還得靠政府規劃安排。
當然,初步達成協議歸初步達成,具體的還得再談。
李東希望能取得最大的優惠,地皮最好能一毛錢不花,山城這邊也希望能賣個高價,越高越好。
不過這時候,李東還是占據主導地位的。
現在市場環境不好,高達50億的投資,可能帶動數百億的經濟流動,救活幾十家頻臨倒閉的製造生產企業……
光這些,就足夠山城政府動心了。
除此之外,李東還小小露了個口風,接下來遠方科技IDC中心可能會落戶山城,打造西部地區最大的雲計算數據中心。
自從06年出現雲計算這個概念,這兩年,各大互聯網企業都在加大在這方麵的投資。
不過之前一般都以本地化為主,或者北方以京津這些大城市為主,南方以滬市為中心,漸漸波及珠三角。
唯獨西部這邊,目前因為各種原因,還沒被各大互聯網企業看中。
不過李東心裏有數,這是遲早的事。
未來幾年,大數據,雲計算,這些東西都會成為主流,想在互聯網產業上不落伍,這方麵的投資不可少。
山城是西部比較合適的地方,其實蜀都也可以。
李東之前還勾搭了劉明華一次,這次又勾搭了山城一次。
反正他不急著做決定,先拋出魚餌再說,看哪邊給的條件更好。
雲計算數據中心,也許投資不高,甚至比不上遠方城。
可實際上,這玩意逼格高。
錢不錢的,投資多少,其實不是主要的,關鍵玩的還是概念,一個智慧型城市,傳統產業升級,幾個名詞就能讓這些主政者心癢難耐。
BAT幾家目前還沒看上西部,接下來就剩遠方科技了。
遠方科技實力不弱,也具有集群效應。
一旦能讓遠方科技落戶,接下來再宣傳就簡單多了,抱著這種念頭,川蜀和山城應該會給出最好的條件才對。
至於最後哪家落空,李東也不怕別人不滿意。
無論是落戶山城還是落戶蜀都,遠方在另外一地也有大筆投資,當地政府也不會因為這點就和遠方過不去。
到了這時候,遠方已經做到了和當地政府進行談判。
而不是之前那種,遠方去投資,還得求人的局麵。
企業越做越大,這也是好處之一,地方政府為了完成指標,拉升GDP,經常會開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條件出來,有時候根本就是白撿錢。
小企業想送錢都難送出去,大企業給他們撿錢,有時候還得拿捏一下。
也不是當地政府犯賤,關鍵大家都有競爭者,還有大企業其實賣的是名氣。
小企業投資錢再多,引不起別人關注。
大企業隻要落戶當地,馬上就能當成名片宣傳,有可能吸引來十倍百倍的投資都不一定。
在這種情況下,山城政府自然重視無比。
李東和市長談完,轉頭的工夫,市長就去找了市委一把手。
一把手管黨建,一般不怎麼管經濟建設的事。
可這事不是小事,遠方也不是小集團,甚至還涉及到山城經濟體係的轉型升級,這就是大事了。
這一屆政府班子才來沒兩年,按照以往的慣例,起碼還有一屆,山城幾位大佬自然希望能讓遠方落戶,他們最後還能收獲果實。
而且直轄市的班子,一把手高半格,管的自然也就更多。
兩位大佬商議了很長時間,甚至書記都想約李東談談了。
不過想到市長剛和李東談完,再談顯得山城迫不及待,還不知道要拋出好處,書記同誌又給壓了下來。
……
政府那邊的事,李東暫時還不知道。
要是知道那位想約見自己,李東恐怕也得糾結。
當然,也隻是糾結,他做他的生意,和那位關係不大,也不怕出什麼麻煩。
就在李東從市政府出來不久,消息徹底傳開了,也徹底確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