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說要全麵稱霸東部市場,陳浪臉都綠了。
東部的範圍太廣了,廣到除了西南、西北,都能算東部。
八大巨頭當中,如果不算東北的大商,七家都在東部。
李東這話說的,簡直就是全國開戰,找揍呢!
深吸一口氣,陳浪幹巴巴道:“這麼說,我們接下來要進入華北和華中,以及華東,三線作戰?”
李東笑道:“急什麼,沒聽我說嗎?
先擊潰華東的抵抗力量,再進入華中和華北,最多也就雙線作戰,哪來的三線。”
幾人臉色發綠,有差別嗎?
李東見他們都麵露難色,吐了口氣道:“時不我待啊,我現在就想徹底將蝦兵蟹將都給斬殺了。
接著休養生息,積蓄力量,這個時間也許要一兩年。
等我們積蓄了足夠的力量,就能正式開啟大決戰了。
到時候,將百聯和華潤趕出華東,最終決戰華南,實現零售一統。
不快一點,時間哪夠。
完成了華夏零售統一,轉道香江,進入亞洲市場,去歐美博一次,那才是我希望看到的。
一直在打內戰,消耗的都是咱們自己的力量,我也煩了。
諸位,難道你們就不想決戰世界之巔嗎?”
眾人麵露期待之色,誰不想打出國門,揚我國威。
可華夏地大物博,想完成華夏零售一統,真不是簡單的事。
李東要在明年雙線開戰,甚至更多,太過急功近利了。
遠方進攻華中和華北的時候,其他巨頭會坐視不理嗎?
可能性很低!
唇亡齒寒,為了抗衡遠方,很可能遠方在進攻華北和華中的時候,四麵受敵。
一旦出現這種局麵,那遠方就危險了。
除非,遠方的實力,真的強大到,足以抵抗所有人。
大商遠在東北,且不去說他,華潤和百聯,那可都是在遠方的腹心之地!
想到這些,陳浪考慮片刻才道:“李總,想法是好的,我們也希望這樣。
可真要雙線乃至多線開戰,難度太大太大。
想壓縮他們的空間還行,想徹底擊潰他們,別的不說,政府這關就很難過去。”
李東笑道:“我明白,所以我們的目的也不是說非要弄死他們。
物美源於京城,那就踏踏實實地在京城經營,武商聯源於江城,那就老實地在江城經營。
隻要斬斷他們所有的觸角,將本土化徹底本土化,這就足夠了。
跨區域乃至跨國,那是我們這些企業的事,你們說呢?”
一直沒怎麼說話的齊雲娜想了想道:“如果這樣的話,其實我覺得,我們也不用單獨作戰。
拉一家打一家,留下部分當地市場,交給本土企業,這樣我們會輕鬆許多。
比如京城,我們可以拉攏京客隆圍剿物美,甚至拉攏百聯、華潤,再次合作,圍剿物美和京客隆,也都是可行的。
武商聯這邊也一樣,其實之前如果中百不決裂的話,拉攏中百,擊潰其他兩家,比現在要簡單的多。
不過沒有中百,還有其他企業,都一樣。
我的想法是,遠方很難覆蓋所有區域,讓出我們無法占領的地區給這些本土係發展,擊潰冒頭的那些巨頭企業就足夠了。
這樣一來,當地政府的抵製欲望不大,我們扶持一些中小企業起來,比全麵開戰更合適。”
齊雲娜的話,不少人都點頭讚同。
華夏太大了!
大到一個百貨零售領域,別說千億規模的遠方,就是萬億,也無法全部占領。
扶持一部分中小企業,絕殺大企業,才是最好的辦法。
而且真要全部絕殺,先不說實力問題,壟斷整個零售行業,可能性不大,遠方會成為所有人的眼中釘。
但是,將當地的一些企業扶持起來,那就不同了。
遠方到時候盡管不能全部壟斷,可中小企業無力抗衡遠方,遠方自然成了零售業的無冕之王,武林盟主。
這比全麵開戰要強的多。
見眾人都這麼說,李東沉吟片刻道:“那回頭具體做份方案出來,催促華潤那邊,加快進度。
11月左右,我們要打通壁壘,開始清剿華東外資和本土巨頭。
明年,過完春節,我們就開始合縱連橫,拉一家打一家,開始東部統一步伐。
爭取兩年內,將華北和華中控製在我們手中。”
兩年!
眾人都下意識地對視一眼,兩年說長很長,說短也短。
遠方真的能在兩年時間內做到這一切嗎?
華東、華北、華中全部掌控,這差不多相當於大半個華夏了,不是一般的難,這不用於之前的布局,現在是占領,兩者可不是同一個概念。
雖然知道難度很大,眾人也都沒說什麼。
先試試看,不行再說,老板喜歡搞大計劃,大家配合一下就行。
真要不行,那也怪不得誰。
李東可不知道他們的心思,知道了肯定不會給好臉色。
簡單說了幾句,李東又對譚海英道:“想完成這個計劃,電商的配合不可少。
華東地區和華潤的壁壘打通,馬上開始O2O縱深,先試點,到時候再進軍全國,兩者配合,比單一的實體店占領優勢大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