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恐怕有些不太適應,還有些接受不了。
然而,不管你適應不適應,接受不接受,這都是事實。
能接受的,那最好,不能接受的,你完成了本職工作,背後怎麼罵,怎麼懷念,我不在乎!
可你沒有完成本職工作,工作時間流露懈怠情緒,煽動員工情緒,那對不起,要不自己滾蛋,要不我讓你滾蛋!
這些事,我隻說一遍,不再重複。
另外,國美即將出台新的福利政策,具體的我不多說,明年正式上班期間,董事會這邊會進行公布施行。
具體的不說,大致上對大家都有利,就一個話題,工資漲了,待遇漲了,向遠方看齊,就這樣。”
台下,響起低微的議論聲。
李東輕咳一聲道:“會後再討論,現在保持安靜!”
這話一出,會議室再次安靜了下來。
“接下來,我再說說國美架構的問題。
目前國美初入遠方體係,太大的變動,我暫時不做。
但是,有幾點,我要說清楚。
第一,國美的物流體係,並入遠方物流,所有物流業務,由遠方物流接管。
一些配送中心,倉儲中心,該取消的取消,該出售的出售。
遠方的物流和倉儲體係,遍布全國,比國美要發達的多,有效率的多,可以有效節省大量成本和開支。
第二,國美的供應鏈渠道問題。
我之前在發布會上說過,國美和遠方會盡快打通後台數據。
數據一旦接通,有些問題就好辦多了,渠道方麵,部分和遠方重疊的,也由遠方渠道部門合並接管。
第三,換牌。
這個之前我也說過,不過有些人不太了解,我再說一次,年初開始,國美會進行換牌,換成遠方·國美。
其實按照我的本意,國美並入遠方零售集團。
不過畢竟新入,有些事,大家不太適應。
那我不急,給你們時間慢慢適應,慢慢融入遠方,爭取在明年,國美徹底融入遠方體係,成為遠方的正式一員。
零售業務的合並,會為我們節省無數開支,增加我們的競爭力。
一個國美退市,不算什麼,有些人會覺得遺憾,可在我看來,沒什麼好遺憾的!
國美上市,巔峰時期,也才500億港幣的市值!
這不是我李東的風格,500億港幣你們就滿足了?
等國美融入了遠方,遠方零售集團,規模再次擴大,成為年營收接近3000億的超級零售集團!
到時候,我們吸收消化所有果實,4000億還遠嗎?
5000億遠嗎?
這樣的遠方零售,再上市,會是500億?
5000億差不多!
所以,心有遺憾的,可以收收心了,眼光放高一點,我從不覺得,千億以下的集團,有上市的價值。”
這話說出來,程曉包括王悅這些人都有些咋舌和臉紅。
好大的口氣!
是真的好大!
現階段,華夏千億市值的集團有多少?
真的不多!
可按照李東的意思,千億以下,連上市的價值都沒,這也太打擊人了。
不少管理層,這時候也算隱隱有些了解李東了。
都說遠方李東,口氣大的嚇人,果然名不虛傳。
當然,李東口氣大歸大,然而,不得不說,他有資格說這麼大的口氣。
遠方零售,加上商城的話,明年年營收突破3000億沒有任何難度。
4000億的話,實體門店是難了,除非再次擴大規模,還得很大才行。
可商城不好說,說不定4000億真有希望。
一旦達到了4000億的營收規模,那真的可怕了。
各個行業不同,上市的企業,市盈率也不同,市值自然也不同。
互聯網企業不必多說,幾百倍的市盈率很常見。
實業方麵,則是要低不少。
零售企業,華夏上市的不多,可從全世界範圍來看,市盈率一般都在10倍以上。
所謂的市盈率,大體上就是市值和每年盈利的比例。
比如每年盈利200億,按照10倍市盈率來算,市值2000億左右。
當然,10倍隻是大致情況。
各個企業不同,實體企業爆發出10倍以上的市盈率也不是沒有。
遠方零售的營收一旦真的達到了4000億,年利潤能達到7%,那就是接近300億的利潤了。
哪怕10倍市盈率,那也是3000億左右的市值。
而目前,國內能有這個市值的企業,真的不多見,大部分都是壟斷性企業,比如銀行,比如電信,比如能源產業。
而遠方零售,還隻是遠方旗下的一個子集團。
遠方的互聯網產業,一旦上市,也許會爆發出更大的潛力。
不算不知道,一算,眾人心裏有些打顫。
也許,之前李東對外宣傳的萬億集團,用不了幾年就能實現了。
遠方旗下所有產業都上市,市場行情好一點,萬億並不是夢想。
當然,目前還不夠,可按照這趨勢,三兩年也許就足夠了。
李東說了幾句,繼續道:“當然,光做夢沒用,得沉下心來幹!
去年,遠方年會的時候,我說了一大堆目標,結果遠方全部實現了。
這種實現,你們以為是憑空來的?
那是我們付出的努力得來的!
整整一年時間,遠方的高級管理層,沒有人放假超過10天的,沒有人請假超過10天的!
國美這邊能做到嗎?
當然,你們也許會說,我憑什麼要這麼累,換一家企業,我照樣活的輕鬆。
這種人,我不多說什麼。
我簡單說一個數據,去年,不算股權期權獎勵什麼的,也不算未來的前景什麼的,單說工資獎金方麵。
去年一年,遠方千萬年薪以上的管理層,總共有11人。
百萬以上的,加上一些拿提成的工作人員,一共有187人。
50萬以上的,那就多了,大概超過300人了,我沒詳細統計過,也許更多。
加在一起,算500人好了。
我就問一句,在座的諸位,拿到年薪50萬以上的,有多少?”
台下眾人麵麵相覷,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
不算一些亂七八糟的回扣之類的,也不算一些灰色收入,真正能拿到50萬年薪以上的,店長幾乎沒有,城市經理也幾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