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食堂。
此刻保持絕對的安靜,眾人都在看遠方這邊發來的文件。
其實文件內容不多,很簡單。
遠方新零售集團!
將線上的遠方商城切割出去,獨立出去,融入新的國美體係,組成全新的線下零售集團。
而全新的線下零售集團,集合了遠方、家樂福、國美、時代、蘇果、永安、客隆……這一係列的零售企業。
早在08年9月份左右,遠方和龍華置換股份的時候。
遠方零售集團,不加國美和線上,總資產就突破了400億大關。
之後,遠方持續保持擴張狀態,不斷進行投資。
加上後期遠方動作多,名氣越來越大,以及固定產業和品牌價值提升,到現在過去半年,價值已經再度增長不少。
如今的遠方零售,不加線上和國美,500億那是絕對有的。
去年光是線下,遠方超市營收就高達1100億。
營收雖然不是衡量企業價值的標準,可也足以大致估算出一些東西。
營收1100億,利潤接近100億。
這時候遠方超市要是上市,哪怕按照10倍的市盈率,上市混個千億左右的市值還是沒問題的。
當然,市值也不代表資產,不過市值也是價值的體現。
如今遠方超市再加上國美,這二者融合,總營收將近2000億。
這是正宗的線下零售巨無霸集團!
去年排名第二的蘇寧和第三的百聯,這兩家加在一起,營收也就堪堪2000億左右。
在任何行業,第一和第二的價值永遠都不可等同而言。
如果說蘇寧和百聯的零售業務價值1000億,雖然兩者營收差不多,可價值卻是不可能等同。
就像遠方的PP,雖然比QQ弱,可到現在,弱不到多少。
然而第一就是第一,騰訊現在的主營業務就是即時通訊,騰訊市值卻是高達200億美元以上。
而遠方PP現在單獨上市,別說200億美元,能有100億美元就頂天了。
所以遠方零售集團線下體係重組之後,原本加上國美,總資產也就堪堪1000億左右。
其中負債都接近400億,淨資產大概也就600億的樣子。
收購國美的時候,李東還欠了不少錢,這些錢,都算入線下零售集團負債當中的。
千億的總資產,600億左右的淨資產,不算低估。
不過此刻,遠方給出的文件,卻是給了一個新的估值。
加上國美,總共2108家門店的遠方線下零售體係,遠方給出的估值是1000億!
淨資產!
這比實際上的資產,上浮了170%!
企業價值,不是這麼算的!
淨資產之所以用淨資產來計算,那就是實際上企業的價值。
遠方現在居然給出如此之高的資產統計,簡直就是開玩笑。
楚德群看了一會,見其他人紛紛沉默,不由皺眉道:“李總,這有些玩笑了。
我們承認,遠方的影響力很大,目前在華夏說一聲第一不為過。
可實際上,遠方的零售體係還沒融合,國美加遠方,也沒產生1+1大於2的效果。
如果你們完成了產業互補,完成了資源整合。
你說遠方線下零售這一塊,價值1500億,淨資產突破1000億大關,我認同。
可現在不行!
家樂福和國美的門店,到現在都處於分割狀態,並未造成實際的產業擴張化,你們的利潤也沒達到平衡狀態。
這時候,你給出這樣的估值,讓我們來認可,李總難道不覺得有些過分了?”
沈國俊也臉色難看道:“李總,楚總的意思不僅僅是楚總的意思,而是我們所有企業的意思!
我們可以認同你的一些觀點,甚至可以讓出我們的渠道,交給你們遠方來掌握。
然而,在根本利益上,遠方還想要利益最大化,這就超出我們的預期了。
1000億淨資產,說句難聽的,加上遠方商城,我們勉強認可。
現在剔除遠方商城,還給出這樣的估值,遠方毫無誠意,我是不能接受的!”
“不錯,李總不會真想拿這份資產預估價值和我們說合作的事吧?
預計是預計,李總你說遠方零售三年後價值一萬億,我都沒意見。
可現在,我們還是根據事實說話。
該是多少,就是多少。
我們也同樣如此,該是多少就是多少,大不了在品牌價值這一塊,我們做一些讓步。
可再讓步,也讓不到這個地步。
李總,你吃肉,總要給我們喝口湯不是?
你自己提出的利益共享,現在卻是給出這樣的方案,我也很難接受。”
“……”
眾人一陣熱議,每個人都一臉的不讚同。
李東卻是不慌不忙道:“諸位,遠方線下零售體係,價值到底有沒有1000億,大家心裏應該有數才對。
遠方這邊,自有產業很多,固定資產比例也很高。
2000多家門店,我們自有物業就有12%以上。
這部分產業,原本是準備移交給東宇地產的,這樣一來,也能避免一些債務糾紛。
遠方的管理層,之前就提議過幾次,不過被我否決了。
我為什麼否決這點?
就是因為要保持遠方零售的完整性和競爭力!
超過12%的自有物業,完整的供應鏈渠道,另外你們其實還得加上倉儲和物流的附加價值。
這兩者雖然不在遠方零售的產業當中,以及線上這一塊,雖然都不在其中,可附加值難道真的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