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他這麼說,控製中心的幾人先是鬆了口氣,接著劉洪又蹙眉道:“李總,那為什麼不幹脆直接上線語音版本……”
李東翻了個白眼,沒好氣道:“你蠢還是我蠢?
現在智能機用戶才多少?
3000萬不到!
而現在每天都增加大量的智能機用戶,一個月你知道能新增多少用戶嗎?
OPPO借著家電下鄉的契機,每個月出貨量都超過300萬台!
其他廠商也不差,一個月下來,能新增將近1000萬用戶,懂嗎?
5月份OPPO的專屬機上線,現在網上就開始預訂了,到時候,一天內出貨量超過300萬台都有戲!
一個月內要是3000萬部能出完,你知道意味著什麼嗎?
意味著智能機用戶,在那時候能達到7000萬以上,懂不懂?
當然,這是最好的情況下,實際上不會這麼快,可6000萬以上,我覺得還是可以的。
用戶規模比現在擴大了一倍,我那時候推出新版本,就是為了搶占這些新用戶。
再等滕迅也跟風上來了,6000萬用戶被我覆蓋了一大半,他再怎麼蹦躂,也是死路一條。
可現在不一樣,現在推出,就相當於多給了他們一個月的時間,老的用戶他們覆蓋不到,新增加的那些用戶他們可以覆蓋。
而等智能機用戶達到了6000萬,應該會進入一個瓶頸期了。
這個數據不會無限上漲,華夏的手機用戶超過7個億,在我看來,智能機用戶占比10%左右,就會進入一個短期的瓶頸期。
所以在瓶頸期之前,我們覆蓋了這些用戶,下一次的爆發期,我們就可以坐等收獲果實了。
而不是現在,還沒達到總用戶的5%,我們就急著推出我們的殺招,這樣後期很難全範圍的覆蓋全體用戶。”
幾人都點了點頭,的確,限製遠方的其實不是滕迅的跟風,也不是其他問題。
關鍵就在於用戶規模的問題!
用戶量太少,你就算全部覆蓋了,後期人多了,滕迅一旦發力,很有可能無視掉你前期積累的客戶群。
可一旦用戶多達5000萬以上,你就算後期再怎麼發力,也很難搶占市場了。
就像遠方的萬卡通,之前推出掃碼功能,的確在前期搶占了大部分的用戶群體,甚至一開始,在移動領域,市場占有率高達90%以上。
可等用戶增多,阿裏也在發力,這時候,他們的老用戶就會選擇回歸。
目前,移動市場,萬卡通雖然還占據60%左右的市場,可支付寶的市場占有率也達到了30%左右,從之前的十倍差距,縮小到現在的兩倍,關鍵就在於新增的用戶群體選擇問題。
這些人,無所謂選擇哪一家,有些老用戶會下意識地選擇支付寶,畢竟他用過。
可要是之前遠方不推出萬卡通,而是選擇現在推出,那效果就截然不同了。
當然,李東選擇那時候推出,並不是因為他傻。
微信這些軟件,其實無所謂的,撬動的也隻是電信運營商的盤子。
可支付寶和萬卡通,這些互聯網支付軟件,撬動的盤子比微信要大數倍甚至數十倍。
而且事關互聯網金融,李東真要一個人獨吞,他沒這麼大的胃口,也沒這麼大的能力。
就算他想,政府也不會答應的。
……
就在李東他們談話的同一時間。
深市。
滕迅總部。
馬華騰和幾位高級副總裁包括一些產品經理,都目不轉睛地盯著會議室的大屏幕。
大屏幕上,顯示的正是微信軟件,包括一些專業人士的分析。
滕迅的一位高級產品經理站在台上朗聲道:“微信其實和現在的IM軟件沒什麼太大的區別,它的功能很簡單,用戶體驗也很粗糙。
當然,微信也不是一無是處。
它簡化了目前IM軟件的臃腫係統,將通訊功能做到了極致。
可以說,它是一款純粹的IM工具。
而它還有一個和QQ、PP不同的地方,那就在於它的弱關係鏈。
微信在我看來,並不是為了大範圍的運用而推出的軟件,它的目的在於關聯自己身邊的社交圈,將IM的社交圈縮小化,生活化。
這點,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看微信的好友導入體係就知道,它的關係鏈接,建立於手機通訊錄之上,範圍縮小了很多,目的就在於精準化推送。
真要說起來,我倒是覺得和移動的飛信有些相似。
它的目標群體,也是身邊人,和自己有關聯的群體。
按照六度分隔理論,這種關係鏈的連接,通過熟人,通過身邊人,建立起來的關係鏈,會更牢靠一些,更活躍一些。
不過……”
產品經理沒有全麵否定微信,每樣東西都有它的可取之處。
可他還是繼續道:“不過這種社交軟件,在我看來,還是有些多此一舉了。
遠方完全沒必要新開發一款軟件,他們完全可以在原有的PP基礎上,導入通訊錄好友係統。
這樣一來,也豐富了PP的功能。
現在這樣,拆分開,倒是讓我覺得有些浪費。
當然,可能遠方的目的就是為了簡化通訊功能,讓PP不顯得臃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