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1章 絕地求生(萬更求訂閱)(2 / 3)

現在宣布消息,也隻是督促馬華騰必須應戰罷了,至於別的,MIH有種就拿錢進場救援,要不然要他們有什麼用?”

袁成道微微蹙眉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也許接手滕迅的股份對我們……”

李東擺擺手道:“你不懂,馬華騰這家夥,他寧可便宜別人,也不想便宜我,這家夥心眼太小。

我不接手還好,接手了,他連根毛都不想留給我。

而我不接手,到最後,他說不定還會考慮滕迅的未來,直接全部給我了,懂了嗎?”

袁成道其實還是不太懂,不過大體上聽明白了,聞言搖頭道:“那MIH恐怕不會做出妥協了。

畢竟,現在宣布消息,他們損失太大。

沒人接手的情況下,最後最大的可能就是被滕迅自己超低價回購回去。

與其如此,他們還不如和滕迅站在一起博一次。”

李東輕哼道:“自找的!

前兩天他們要是肯答應,怎麼著也能收回不少資金,而且我當初答應了1億股本,最後賺的不見得比滕迅少。

他們自己不肯放棄,想把自己當成主導者,最後在我們決定勝負的時候選擇站隊。

世上哪有那麼多好事!

股本少點還好,這麼多,我們也出不起這個價,而且等港交所那邊批複之後,時間也不知道過去多久了。

馬華騰現在就要決戰了,我這時候接盤,豈不是給了他們機會,連我都要收購他們的股份,股民們一看,李東從不做虧本生意,跟他走有錢賺。

嘖嘖,這麼一來,我豈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這話一出,袁成道無言以對。

這倒是真的,李東現在要是接手滕迅的股份,那大家都有底了,原本哪怕放棄的股民,現在也不會放棄的。

現在跌了最好,回頭李東肯定能讓股價漲上去才對,指不定這麼一來,滕迅的股價反彈上去了。

袁成道考慮了一下才道:“那MIH那邊不管了?”

“不是不管,第三刀已經到手了!”

李東笑眯眯道:“對外公布消息,MIH聯係我們談融資事宜,以及出售滕迅股份事宜!

這是事實,之前我們不好胡編亂造,畢竟對方也是知名企業,容易被人抓住把柄,指責我們捏造事實。

可現在,對方主動來了電話,這不是我們的捏造的!

公司電話都有錄音的,我們說的都是實話。

我要的其實就是一個態度,而不是非要他們自己對外宣布消息,當然,通過我們,效果可能弱一點,而且對方也沒實際出售。

不過這時候不用在意這些,我們要做的就是盡量提高我們所有獲勝的幾率!

其實到了現在,我們獲勝的幾率高於七成,可越高越好,滕迅股價跌的越厲害,謾罵聲越多,對滕迅失望的人越多。

踩低迎高是大家的本能反應,同情弱者,也隻是同情,並不會因為同情,大家就會選擇你。

接下來,我們姿態放低一點,該高調的時候高調,該低調的時候低調,勝利的天平,正在向我們傾斜,越來越傾斜!”

袁成道了然道:“好,那我馬上去發布消息,趁著港股還沒收市,看看能不能再重創滕迅一次!”

“去吧,跌破08年的最低點,所有資本都會放棄滕迅的。

沒有資本的支持,對互聯網企業而言,這次不死,回頭也是一個死。

我們有錢發展,有錢擴張,有錢開發新技術,有錢更換服務器,還能花錢挖人,你說,沒錢,光有用戶有啥用?

沒錢,產品更新換代跟不上節奏,連用戶都沒了!

所以說,資本不信任,滕迅其實已經在這時候就死亡了,哪怕他用戶還是這麼多。”

袁成道輕歎一聲,有時候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沒有遠方還好,沒有遠方,滕迅有用戶,資本還會繼續投資他。

可有了遠方,遠方又有錢,就跟李東說的一樣,遠方PP更新換代了三次,滕迅可能因為資金緣故才更新一代一次,隻要不是太逆天,怎麼和遠方鬥?

這種情況下,支持的人隻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少,最終死於沉寂。

當然,那是以後的事了。

這次滕迅要是贏了,那資本就會再次看好他,比之前更看好,錢,不是問題!

輸了,錢就是最大的問題。

沒錢,就現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速度,滕迅跟不上遠方節奏的。

……

5月8號下午。

15點50分,網上開始有消息流傳,持股滕迅34%股份的MIH公司,有意出售滕迅股份。

而首選的對象,便是遠方!

至於遠方,則是明確拒絕。

按照遠方一位不知名的高管的話來說,“這時候還買滕迅幹嘛?浪費錢!

有那個錢,還不如增加一些服務器,投建一些數據中心,讓PP的用戶上網體驗更爽,獲得的回饋也更多一些。”

這話,也間接證明了MIH的確和遠方洽談過出售股份的事。

消息一出,新聞被大量轉載。

MIH持有滕迅34%的股份,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大股東,而且有消息稱,滕迅的第三大股東ABSA手中的股份,也是MIH母公司抵押給對方的。

實際上,MIH持有滕迅44.5%的股份!

作為絕對意義上的第一股東,居然在這關頭有意出售滕迅股份,讓所有人都震驚不已!

而且對方選擇的不是別人,正是滕迅目前最大的對手遠方,其中含義就更大了!

一時間,網絡上謾罵聲一片。

罵的就是MIH!

落井下石,白眼狼,忘恩負義,冷血無情……這些名詞全都被戴在了對方頭上。

遠方和滕迅的競爭,大家可以看熱鬧。

可當看到資本的力量,尤其還是國外的資本力量居然也參與了進來,以華夏網民的憤青體製,不罵對方才怪了。

罵歸罵,卻也不妨礙大家的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