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昀猜測李東有什麼動作,李東卻是毫無動靜。
包括遠方,也是如此。
拿到了消費金融牌照,遠方並未宣揚什麼。
普通人,其實也不了解這代表什麼,更不會去關注。
遠方拿到了牌照,好像一切都沒有任何變化一般。
不過遠方金融公司,卻是在這時候增加了注冊資本。
原本,遠方金融的注冊資本並不是太高,這次,遠方這邊卻是將注冊資本增加到了20億。
增加注冊資本,是得拿錢的。
遠方這邊,現在也沒幾個錢,最後還是七拚八湊,勉強湊夠了這些錢,為這,遠方這段時間,積累的那麼點財富,又全都砸了進去。
現在,遠方是有一分錢用一分錢,絲毫不留餘錢。
當然,不是說注入遠方金融,這筆錢就沒了,錢還在,隻是從控股公司,注入到了遠方金融而已。
20億的注冊資本,在4家發放牌照的金融消費公司當中,遠方是最高的。
哪怕中銀消費,注冊資本也才5個億。
實際上,中銀消費金融背後的巨頭中行,並不是太在意中銀消費的業務,因為銀行本身其實也包括了消費金融業務。
他們做這些,目前主要是為了試點以及觀看市場。
當然,也免不了排除一下競爭對手的心思。
總共就4張牌照,他們銀行係統拿下了3張,這樣一來,新誕生的競爭者就少了。
地方性銀行倒是挺在意的,畢竟地方性銀行局限大,競爭力大,拿到了牌照,覆蓋的範圍就能更廣一些。
而遠方拿下了牌照,而且還擴充了注冊資本。
這時候,看著是平靜無波,不顯山不露水,不少業內人士卻是知道,接下來遠方就要有動作了。
20億的注冊資本,如果杠杆率達到5倍,遠方在消費金融這一塊,就能做到百億規模!
如今,華夏的銀行當中,很多地方銀行都沒在這一塊做到百億規模。
而遠方,一家民營企業,居然有這麼大的野心,也出乎不少人的預料。
互聯網消費金融領域,真的有這麼大的市場前景嗎?
這不是互聯網金融,而是消費領域,還是互聯網上的消費貸款領域,有這麼大的空間?
帶著一些不確信,眾人隻能選擇等待。
這時候,除了等待,大家也沒更好的辦法。
哪怕銀行也是,銀監會既然選址給遠方頒發牌照,說明上層也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去做,想讓遠方這家互聯網金融的推動者去試試看。
互聯網金融,到底能不能給華夏經濟帶來一些改變。
這種改變,以遠方為試點,既不缺乏影響力,也不會因為遠方一家失敗,最終導致整個體係崩壞。
……
高層的想法,李東不去猜。
他也不想猜。
總之,遠方拿到了牌照,一切都會變的合法合規,這就足夠了。
此刻,李東正在飛往京城的私人飛機上。
今天9號,說好了要去京城參加回門宴,這個可不能錯過。
牌照是昨天下發的,昨天晚上,李東一直在思考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消費金融牌照拿到了,接下來,自己的萬卡通推出個人消費貸業務,該叫什麼名字好?
花唄和借唄?
在考慮這個問題的同時,李東又在想著,以後自己會不會被人罵死。
提前弄到了牌照,推出了網上貸款業務,以後有人借錢借多了,又還不起,還不得罵自己。
不過李東轉頭又想到,自己這是為大家好。
萬卡通率先推出,將這個體係正規化,以後一些網上貸款平台就不好亂來了,畢竟萬卡通這邊的利率低,公信力強,大家首選的還是萬卡通。
這樣一來,什麼裸貸事件,是不是可以更大程度的避免?
一想到自己為以後的無知人群在努力,在奮鬥,在改變,李東又覺得大家不該罵自己才對,自己也是為了他們好。
當然,這些貸款的錢,用在遠方商城購物,用在遠方超市購物,那就最好不過了。
錢,最終還是回流到了遠方集團。
從金融公司動用杠杆流出去的錢,最終變通了一下,自己賺了利息不說,購物也是有利潤的,還能促進消費,增加業績,將手頭上的錢盤活……
好處,自然是很多很多的!
關鍵一點,雙十一之前,這個體係要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