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1章 合並(1 / 3)

遠方電子商務融入零售集團,是既定計劃。

盡管大商和高鑫兩家還沒解決,遠方也開始籌備整合的事了。

當然,在這之前,是遠方電子商務內部的整合。

譚海英最近都在忙著和阿裏交接,孔祥宇也正在和星晨急便還有菜鳥物流進行交接。

掏寶那邊的收購資金,到現在還沒進行支付。

不同於華創,遠方零售有錢,自然可以一次性付清。

可商城這邊,能動用的資金不多。

不融入零售集團,遠方商城是沒錢支付這筆收購資金的。

隻有融入了零售集團,才能以零售集團的名義付清這筆支付款。

馬昀天天在催,李東也不好一直拖著他,知道他接下來有動作,商城融入的事便成了當務之急。

……

遠方大廈。

電商和線下體係配合不是第一次了,其實雙方融合不是難事。

關鍵不在於融合順利與否的問題,而是在於財務、人事兩個方麵。

融入了電商的零售集團,會更加龐大,人事自然會有變動。

更別說,李東還提出將東宇並入遠方零售。

不是純粹的東宇,主要是遠方城。

當然,還有在建的那些員工小區。

遠方的員工,就屬遠方零售最多,在建的小區,七成都是為遠方零售提供的。

這部分員工小區,也會一並納入遠方零售當中,由遠方零售下屬的置業公司負責。

一次性增加這麼多東西,不是小事,也大意不得。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發一係列麻煩。

比如東宇地產,不是所有人都會離職,作為集團序列,很多人的職級都很高。

這些人怎麼安排?

一起進入遠方零售的話,安排到下屬的置業公司,置業公司的老總等級都沒其中一些人高,怎麼指揮?

從集團序列,成為零售集團的下屬子公司,一下子整體掉了一格,總會有人不滿。

還有,零售集團不是李東一個人的,其中涉及的人很多。

電子商務那邊,原本的商城還有滕迅10%的股份,現在融入了掏寶,又要合並進入遠方零售,這些股份又如何折算安排?

東宇還好說,股權簡單,其他的也需要衡量。

如何讓所有人都滿意,這是很考驗人的事。

遠方零售好折算,固定資產這些東西都是有形價值,可網上商城,怎麼折價就比較難衡量了。

折價低了,遠方不願意。

折價高了,零售這邊的其他股東不願意。

就連想找個參考對象,目前都難找。

會議室。

李東都不記得這是這個月第幾次會議了。

會議室中,高管們吵的他頭疼。

剛從臨安回來的譚海英,不僅僅她自己回來了,掏寶的現任總裁陸兆喜也跟她一道來總部述職。

作為平台的兩大主要負責人,商城合並進入零售集團的事,自然要參考他們的意見。

結果不知道怎麼談著談著,這些家夥就吵起來了。

譚海英語氣激動道:“遠方商城現在是世界第一大電子商務平台!

不說整體,哪怕拆分出來,一個遠方商城都要超越亞馬遜。

更別說我們的C2C業務,在合並掏寶之後,也會達到世界之巔。

線上發展的趨勢大家也都看到了,網購業務占比越來越大,在社會消費品領域,占比也越來越重。

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加快,電子商務才是未來零售的主流!

我沒有貶低實體零售的意思,可大家要認清一個事實,網購平台價值要遠超實體零售。

你們看看全世界,哪怕是沃爾瑪,沃爾瑪如此龐大的體係,市值也不過2000億美元。

可亞馬遜呢?

亞馬遜的營收利潤都不到沃爾瑪的十分之一,可市值已經朝400億美元邁進。

如今對電子商務來說,還處於一個黃金發展期。

可對於線下零售而言,如果沒有線上配合,已經處於夕陽時期。

雙十一,一天下來,遠方平台打出了千億的成績,線下再怎麼促銷,也不可能做到。

遠方電子商務的價值,遠比所有人想象的要大的多!

現在貶低遠方電子商務的價值,我第一個不同意!”

一旁的陳浪有些頭疼道:“譚總,沒人貶低電子商務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