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那邊,許聖哲也許心裏早有定計。
李東不過稍微提醒一句,龍華居然很快就和人達成了合作協議。
3月29號,中建工程總公司以90億港幣的代價,收購了龍華10%的股份。
至此,中建工成為龍華第三大股東。
李東的股份並未出現變化,許聖哲此刻已經達到了半年限售期,個人出售了部分股票。
到了這時候,許聖哲在龍華的持股比例也降低到了50%。
……
李東聽到消息的時候,還是有些突兀的。
許聖哲動作太快了,這種事明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談妥的。
看樣子,就算自己不提,許聖哲大概也做好了決定,給自己找個大靠山了。
中建工算大靠山嗎?
自然算,很大的靠山,比華閏更大的靠山!
在09年的華夏企業排行榜上,對方名列前20,而華閏勉強進入前50行列。
而建工雖然名氣不是太大,實際上卻是真正的地產集團霸主企業。
對方不是單純的圈地蓋樓,而是華夏最尖端的地產企業,技術研發、工程勘探、設備製造、建築設計、物業管理……
這些方方麵麵的業務,對方無一不精。
建工單一某個方麵的實力也許不是華夏最強大的,可在房地產綜合實力上,卻是最強的。
許聖哲找上了對方,顯然是早有盤算。
至於雙方還達成了哪些條件,李東沒問,也不想問。
李東隻知道,自己還是有些小看許聖哲了,這家夥大概早就下定了決心。
哪怕李東不幫忙,他也會找個幫手,最終強行拿下萬科。
當然,李東要是不願意幫忙,許聖哲要付出的代價會更大。
有付出才有回報,如果李東沒承諾幫他搞定寶能,許聖哲也隻能求助於建工,最終可能不僅僅是10%股份的問題。
建工和龍華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李東知道,這事終究還是被許聖哲做成了。
這家夥,野心勃勃,也不知道暗地裏還付出了多少代價。
拿下了一個動蕩不安的萬科,也不知道到底是好是壞。
這一切,李東也無法去說什麼。
不過他既然答應了許聖哲,自然要幫他做到,就在雙方達成戰略協議的第二天,3月30號,李東的私人飛機直奔深市。
先禮後兵!
李東親自去深市說和,帶著許聖哲開出的條件,對方答應那最好不過。
不答應,這次得罪的可不止是李東一人,剛冒頭的寶能能頂住三方的壓力嗎?
建工既然進入了龍華,顯然也是有所求的。
寶能現在持股萬科,投向誰就顯得很重要了。
至於寶能自己,除非這時候有重量級巨頭出麵支持,要不然對方注定就是打醬油的。
……
30號下午,李東抵達深市。
這次親自來深市,對許聖哲的說法是幫他談妥和寶能的合作。
對外的說法是視察滕迅。
實際上,李東這次來深市,還有不少別的目的。
包括從深市去一趟香江,從深市去香江,要比直飛香江動靜小很多。
除此之外,之前遠方和大疆以及幾家高校聯合組建的無人機研究院,目前也小有成效,李東會去看看實際效果。
李東一到深市,滕迅包括遠方兩邊都親自來人接機。
李東的工作組,也陸陸續續接到了很多重量級企業的邀請,包括當地政府的邀請。
深市的一些巨頭,也紛紛邀約,希望能和李東進行一番會談。
有些工作不用李東去做,工作組這邊會進行賽選,很多人的電話根本不會到達李東那邊。
……
來接機的領頭者,和李東並不陌生。
原滕迅元老,張子棟親自帶人過來接機,現任CEO劉誌平則是留守總部。
滕迅這邊,如今董事長依舊由劉洪擔任。
不過劉洪實際上來這邊的時間並不是太多,大多數時間還是留在平川,可以說,目前集團主要工作便是劉誌平在負責。
而之前負責微信開發的張曉龍,此刻已經成為集團高級副總裁,主要負責移動業務。
說起職位,不見得就比幾位首席要高,可說起實權和地位,卻明顯要比張子棟這些老人稍微高一級。
張子棟見到李東的時候,心情是有些複雜的。
09年,滕迅在小馬哥的執掌下,雖然蒸蒸日上,可當時和BAT其他的兩家並未拉開差距。
加上後麵還有個遠方,可以說步步驚心。
那時候,滕迅巔峰市值,也不過1500億港幣。
可自從被遠方收購重組之後,滕迅複牌,股價暴漲,加上吸納了遠方諸多業務,微信這些移動業務更是大放光彩。
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如今滕迅市值已經突破6000億港幣。
比起一年前,股價上漲300%。
他們這群元老,當初凡是沒有離開的,現在幾乎都暴賺一筆,而且也將百度和阿裏甩在了身後。
從這點來看,當初滕迅被遠方拿下,給滕迅帶來了新的生機。
可從創業元老的角度來看,遠方是入侵者,奪走了他們一手創下的基業,甚至趕走了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