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燈光在微睜的眼中形成光圈,潤滑被丟在桌子上。
耳鬢廝磨間,陸啟元的汗順著鬢角流下來,晶瑩透亮。
謝歲亦的劉海貼在額頭上,他微微眯著眼望著陸啟元,黑色的眼睛沉澱著溫柔的光波,“你流了好多汗。”
“沒事兒,”他低頭看他,吻他,從腰,到喉結,再往上,“一會兒就好了嗯?”
謝歲亦拽過他,用胳膊勾住他的脖子,稍稍起身親了一口,啞聲低語:“愛你。”
“我也是。”陸啟元右手五指與他相扣,輕輕一笑,汗順著眼睛掛在睫毛上。
經曆了一場絢麗的深入以及相擁而眠,陸啟元越發精力充沛。
雖然原主沒上過什麼學,但是做人當然不能真的當個文盲。
陸啟元一直認為,人可以沒有學曆,但要學習,所以他不光聘請了幾個研究人員,也在閑暇時候開始學習相關知識。
他掌握的知識其實很多了,但是越學習越發現,其實總會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需要他進一步的探索。
誌強公司最近在忙著普及秸稈微貯製作飼料的應用情況,由於那幫小弟很是盡心盡力,陸啟元倒是不忙,就是謝歲亦有些忙碌,他最近在研究一些別的什麼東西。
謝歲亦一向信念堅定,他的設想大多數都會在大量考察的基礎上來完成,就像這次,為了試驗,他幾乎和研究人員一起跑遍了全城。
這個設想是關於城市的供暖係統的。
就像農村很多人會將秸稈捆成堆來燒火一樣,秸稈能否在城市傳統燃煤鍋爐設備中作為燃料呢?
所以在種種考察和研究之下,他們致力於研究一種秸稈壓塊燃料。
很顯然,他們成功了!
秸稈壓塊燃料作為一種環保型、清潔和可再生能源可以取代煤來完成城市的供暖係統,並且不會產生一氧化碳,其他煙塵以及有害氣體的排放量也大大低於國際標準。
而為了減少資源的浪費,這些秸稈壓塊在設計的時候就采取了完全適用於目前城市供暖所使用的鍋爐。
更加絕妙的是,秸稈壓塊的燃盡率相當高,而剩下的灰分又完全可以作為鉀肥循環利用。
華國對於生物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相當重視,這不光會使他們獲得巨大社會效益和利潤,更將會獲得國家的專項撥款!
誰也沒想到簡簡單單的秸稈能夠有這麼多的作用,大家發現的時候已經是在電視上了。
誌強秸稈回收利用有限公司被中央點名表揚,這家涵蓋了農業、畜牧業、工業、手工業各個領域,並且在每個地方都發揮著非常巨大的作用。
不管是綠色化肥、手工製品、飼料還是新能源,都為華國的環境和大氣保護做出了突出貢獻。
他們敢於創新、樂於助人、勇於開拓,不僅是個人的奮鬥,更是華國青年一代的縮影。
最終,央視主持人以這樣的一段話總結:
誌強秸稈回收利用有限公司,不僅解決了農村基本能源問題,更對我國的環保事業取得了卓越的成果;“誌強”二字,強的不光是公司員工或是個人的誌氣,更是我們華國的“誌”,我們每一個人的“誌”!
陸啟元和謝歲亦所涉及的產業雖然很廣,但是是從微處入手,沒有那麼的引人注目,所以哪怕他們的企業鏈很廣,幾乎每一個華國人都能夠切實的體會到,但大部分人並沒有太了解。
而這次,他們可算是大大的露了回臉。
陸啟元倒還好,但是胡左耿鵬他們那晚守在電視機前幾乎要激動的暈過去。
本來那次電視台的人來采訪就夠讓他們激動地了,他們以前都是偷雞摸狗的小混混,不誇張的說,一般都是人嫌狗憎的,他們心大,也沒有特別難受。
公司剛起來的時候,他們由每天忙得腳不沾地,雖然老大給他們的報酬都很豐厚,但是有錢也沒時間花啊!
他們沒讀過什麼書,雖然之後在陸啟元的威震下,一直在拚命學習,但是從小到大的思想意識都沒有那麼高大上。
做這些的時候其實也沒咋想到環境保護、大氣汙染這種事情,也就是想著好好幹,以後吃香的喝辣的,對此唯一的認知就是老大說他們幹的事好事,加油幹,努力幹,是以後能上報紙的那種好事。
而當那群記者邊采訪他們,邊讚歎他們的時候他們卻感覺到:這種感覺是那樣的好,從來沒有這麼好過!
甚至還有一種不切實際的感覺,他們隻不過是收收秸稈,幫著研究人員處理交接一些工作,怎麼就被誇成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