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淩晨需要的結果,外務、經研、南方道橋都有了肯定的答複,他通過馬裏的聯絡員,要求與印方討論建橋的可行性方案。
迪讓-伽羅瓦喜出望外,本來以為,至少一個星期後,梅專家才會有動靜,沒想到,隻用了兩天,說明他們很重視這次難度極高的項目,這給他帶來極大的信心。
因為梅淩晨推翻原方案,新方案得到高層的認可,迪讓成了岡底斯河大橋項目組的副組長,這個職務主要是為梅淩晨服務,當然,有了這個職務,他的名字將在大橋項目正式啟動之時,出現在新聞媒體。
這一次的商談會,各方代表全部出席,梅淩晨想趁熱打鐵,一次性敲定古建築修複,河道治理,太陽能使用的項目。
三十人規模的會議室,進了近五十人,郭浩然與南方道橋的李董對視了一下,心中都在想著,不至於吧,堂堂一級州府,連個像樣點的會議室都沒有,坐會議桌上不太可能,我們坐哪?
馬裏的工作人員看到這麼多人湧入,忙烏拉烏拉的叫人搬凳子,於是,各式各樣的凳子拿了過來。
梅淩晨看到其中竟然有幾個人拿著相似國內的小馬紮,故著淡然的看看站在身側的郭浩然一行,他們有的捂嘴似在克製咳嗽的模樣,有的幹脆直接咳出聲,以此掩蓋可能爆發的大笑。
還好,郭浩然幾人有把椅子坐,雖然上不了台麵,也比印方的人強了許多。
梅淩晨伸手,郭浩然忙起身從包裏拿出幾頁定好的紙遞了過來,遞完,暗自嘟囔,“不是開場白過後,我才出場嗎?”
他這樣想,是因為來前,大家開了個會,為了體現梅淩晨的地位,大家一切看他的動作,適時按他的要求完成配合。
這樣就會在印方的心目中產生,梅淩晨是頂尖專家,這樣的人來為自己國家策劃,一定要好好把握這次難得的合作機會。
梅淩晨沒有去說開場白,是他看到有一位坐在會議桌上的新人,這個人,他在學術雜誌上見過,名叫傑定,他是印圖爾特經濟領域的帶頭人,同時也是經濟戰略委員會的成員之一。
此人來此,預示著,印方想通過這次商談,評估對方的實力。
為了最大限度的體現務實,他臨時決定不去說一些廢話,他知道,搞專業的人很反感,會覺得這是在浪費寶貴的時間。
拿著列好的提綱,梅淩晨掃了一眼,便輕輕放在桌子上,“經過我們道橋專家對岡底斯河大橋項目的評估,其中有兩座特大橋屬於世界級難度,我們已經找到解決的辦法,可以達到甲方的要求,但我要說明一下……。”
梅淩晨停頓了一下,一名外務人員站起,拿著梅淩晨的專用水杯輕柔放在他的麵前,梅淩晨擰開蓋子,吹了吹浮在上麵的茶葉,喝了一口,放下杯子。
覺察有人看著他,微偏一下頭,便看到郭浩然的目光,他讀懂了,這是裝逼的意思,梅淩晨嘴角不易覺察的一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