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代表團突然出現在印圖爾特,代表團是由經濟領域的代表人物帶隊,多個與經濟有關的部門介入隨行。
郭浩然是從網上發現的這則寥寥數語的新聞,新聞在五花八門的網頁八卦中,很不起眼,郭浩然卻意識到,這是兩地經貿關係即將開啟的前奏。
郭浩然叫了馬裏項目組的成員開了一個短會,向大家通報上麵派商務代表團來的消息,研究接下來大家需要做哪些工作。
這些工作,無一例外的都與梅淩晨有著關係。
市場分析師,本就是什麼都應該懂,這是郭浩然強加給兄弟的光環。
商務團蒞臨印圖爾特,印圖同樣沒有在公眾麵前公布,印方接了機,沒有走商談需要接待的程序,而是由我駐外機構派人接走。
快到了晚餐時間,大家的商討才告一段落,郭浩然收拾著散落在桌子上的稿紙,他的電話突然響起,打開,顯示的是尹老,忙接通。
“我們到了酒店,下來接。”
郭浩然一愣神的功夫,電話已經掛了,“快,國內代表團到酒店了,我們下去接。”
一陣忙亂,異國他鄉馬上就要見到同胞,他們都有親人來的感覺,一行人激動著乘電梯到了樓下,老遠便看到先期下車的人已經站在酒店的門口,前麵的車開走,一輛中巴上了酒店的門樓。
郭浩然緊走幾步來到車前,車門打開,從裏麵開始下人,出來沒幾個,尹老出現在他的眼前,隨後,郭浩然一直很敬佩的學者,一頭賽雪銀發的老人下了車。
他們都很警惕,沒人去恭敬的問好,而是鼓掌迎接他們的到來。
進了郭浩然的房間,隨行的工作人員按要求留了幾人,其餘人便忙著去登記房間。
老人精神很飽滿,沒有長途跋涉的疲態,白發閃著健康的光澤,梅淩晨很激動,因為這位老人是他上學時便仰慕的人物。
銀發老人名叫龍浩儒,梅淩晨入學不久,有幸聽到他的有關未來經濟發展的演講,使他對未來有了明確的目標,得以全身心的汲取經濟方麵的營養,這才有了他如今的成就。
龍老喝了好幾口工作人員泡的茶,“南亞的茶和我們沒有什麼區別嘛。”
一名駐外工作人員笑了,“龍老,這就是我們的龍山茶,印圖的茶成色也很不錯,但他們的炒製方法與我們不同,有怪味,喝不慣,就從家裏帶了些。”
龍老笑笑,“你們誰是小梅?”
梅淩晨站了起來,很禮貌的回答,“您日理萬機,還能記著我這個小小市場分析師,感到特別榮幸。”
龍老指著一旁的尹老,“小尹,你不是說小夥子淡泊名利,我看很會說話嘛。”
尹老笑了,“那是他仰慕您,對我可不是這樣。”
梅淩晨不好意思的撓撓頭,因為這位尹老說中了他的心事。
在他看來,尹老稱不上老字,他離休僅一年時間,頭發不知是染了還是原色,烏黑中有亮光,人便年輕許多,根本不像是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同時,他身上在位時的儀態還未蛻卻,僅有一絲淡淡的儒雅。想來是卸了任,郭浩然他們無法去稱呼,才用了老這個尊稱。
龍浩儒與他不同,他受到決策者們的尊重,並不是有什麼顯赫的頭銜,而是他的學識與人格,是他在經濟轉型期,一次次把準前進的方向,已過八旬的老人,依然為了社會的經濟發展東奔西走。這樣的人稱為老,梅淩晨覺得才是當之無愧。
梅淩晨浮想之時,龍老長歎一聲,“我雖然在經濟方麵有些研究,卻總被一些瑣事所左右,不能在不多的歲月中潛心鑽研喜愛的專業。還是你好啊,可以做著喜歡做的事,不去考慮其他,對於整個人生來說,何嚐不是幸事。”